和陈子思谢见过

宋代· 毕仲游

入城那复得逍遥,酒熟花开却见招。从此相思不须说,只将诗句写无聊。

和十一舅题金虾蟆

宋代· 毕仲游

石窟昔藏金,蟾光射百寻。今朝在何处,山景正阴阴。

济阴

宋代· 毕仲游

东州女儿年十七,身在风尘如在室。红腮绿领巧相宜,露浥海棠娇滴沥。

态浓意远画不尽,对客无言却真实。济阴县令为留连,樽俎相逢复相失。

我读古人书,又爱斯人美。既未能忘情,亦未能忘礼。

以情败礼礼之贼,以礼约情情有止。上不与汝碍崆峒之山,下不与汝隔沧浪之水。

无山无水有城市,咫尺青楼三万里。东家酒香喷兰芷,对客醉歌而已矣。

君不见鲁国有男子,拒户不开宁老死。

城中见山

宋代· 毕仲游

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

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

再和孔毅夫省宿

宋代· 毕仲游

吾懒不阅书,知书不我阅。双瞳瞀仍眵,四体病如苶。

黑须忽已苍,但未头如雪。空食竟何裨,留连惊岁月。

从范龙图月下泛舟

宋代· 毕仲游

年丰闾里安,岁晚生事歇。官池公载酒,痛饮消日月。

迫冬上青林,山气凋人发。坐若江海游,楼船中夜发。

冷光飞太虚,照我盘中蕨。清影落潭心,逃遁蛟龙没。

如穷河源邈,相见昆崙崒。怪石钩我衣,嵌空尽山骨。

上宾富佳咏,音动鼋鼍窟。涌溢词有源,倒恐三江竭。

公怀沧洲趣,一夕梦南越。别有谏诤姿,屹如韦补阙。

早寒

宋代· 毕仲游

十月清宵永,空斋已怯寒。霜篱飞叶密,风案拂沙乾。

晏叔狐裘稳,公孙布被完。檐澌方缀瓦,井冻渐封干。

饱食留鹰距,虚惊落雁翰。谁来沽酒饮,自笑典衣难。

想望存心曲,嘻吟恣笔端。河冰思泽国,路雪寄长安。

邑邑炉灰冷,荧荧烛烬阑。门前生计在,苇席称车单。

挽欧阳文忠公三首 其一

宋代· 毕仲游

夜梦钧天去不还,送车千乘出长安。醉翁亭远名空在,会老堂深壁未乾。

墓草荒凉秋日暗,松林萧索晚风寒。北山有石谁能取,四十年名不易刊。

和宋开叔监簿解榜

宋代· 毕仲游

衣冠相见虽甥舅,场屋同游若弟兄。今日青云皆有意,他时白首见功名。

和陈子思晚出崇因

宋代· 毕仲游

两山夹路郁崔嵬,云缕飞空似剪裁。此日定须相别去,瓮中残酒待谁开。

海内

宋代· 毕仲游

海内儒生十七万,日诵诗书头白半。中有成名当路人,却视诗书犹弊券。

犹弊券,可奈何。劝君收泪莫零落,古往今来此辈多。

和希之

宋代· 毕仲游

幽禅吾不学,静处岂无心。日转眠双树,风和散两襟。

关于诗人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