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孺使辽

宋代· 毕仲游

都门冠盖如云多,马头匼匝金盘陀。平明三节出城去,使华已过桑乾河。

桑乾地寒毡作屋,冰霜满野飞鸿鹄。道旁箫鼓动地迎,铁面蕃儿皆拭目。

金玦装成宝刀利,银鞍半露貂裘燠。日高宾馆驻前旌,馈客往来随酪粥。

河间未弛新亭障,山后犹存旧风俗。幽燕妇女白如脂,露面来觇汉冠服。

边风吹雪罨毡城,毡城在处为屯营。黄沙行尽到靴淀,新年下马单于庭。

庭中之人识汉事,而公赫赫传家声。君臣把酒重相劝,知有从来忠孝名。

好言天子神圣武,际天接地皆王土。桑麻万里富中原,制作千年还太古。

白日亲观丹凤翔,黄河近报神鱼舞。不须铁甲屯大荒,坐见长城倚天宇。

况君总发怀刚肠,往年司直中书堂。单骑走马绝瀚海,而今复使天一方。

平时出入虽故事,男儿举足安可量。鄙人再拜赠公语,北边射猎云雪冈。

平安烽火三万日,羽林超距閒金汤。年年蕃马输汉地,后车碨礧牵玄黄。

愿持成效献天子,归来跃出尚书郎。归来跃出尚书郎,锵金鸣玉趋明光。

和晁秘校

宋代· 毕仲游

墙湿生野蒿,檐低胁嘉树。凉飙屋上过,故以逃大暑。

念彼远戍人,荷戈事军旅。而我幸安宁,尚愧林泉主。

曹南席上分题警鹤

宋代· 毕仲游

清风来九皋,月出寒夜永。故人闻鹤唳,惊起同引领。

山遥声有怨,树暗飞无影。不若君子言,诗书日相警。

五更

宋代· 毕仲游

五更不成梦,起坐倚东壁。晓月下中天,照我西屋白。

路行相冲冲,林宿闻哑哑。便欲就巾冠,巾冠正狼籍。

和僧圆益

宋代· 毕仲游

山峰望处人难到,草径行来马自知。多谢山僧扫尘壁,我今有意不能题。

次韵答杨二十器之简后见贻之作

宋代· 毕仲游

门外曾留长者车,醉如白也骑鲸鱼。恨无车骑堪生计,不得长安买酒垆。

挽欧阳文忠公三首 其二

宋代· 毕仲游

少师盛德书生服,居士高名数岁馀。清颍归来人事近,白云乘去夜堂虚。

累朝旧籍刊成史,集古新编满载车。闻说使星来已晚,茂陵应复进遗书。

和夷仲兄舟次苍陵

宋代· 毕仲游

苍陵每过怯舟还,闻说蛟龙在水间。今我到来都不问,一声鸣橹见青山。

古冢行

宋代· 毕仲游

朝行古冢东,暮行古冢西。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道傍古迹不可见,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爱,今有古人人不识。面前和好儿女颜,背后往往张弓射。

拂衣归去非不会,无宅无田归未得。长靴短笏随众人,敛首低颜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缓行犹恐蹶。口中有声未尝吐,咽入喉咙化为血。

君不见谷口郑子真,又不见蜀中扬子云。子真老死耕岩石,子云嗜酒惟醺醺。

丈夫穷达皆有命,万事得失非由人。街头沽贩味虽薄,犹可赊来倾入唇。

和陈子思马上口占令益师携茶纸赴会之作二首 其一

宋代· 毕仲游

几时曾买建溪芽,小箧深藏品必嘉。豫约今朝狂醉后,须烦同泛一瓯花。

月没

宋代· 毕仲游

月没云生障,风和雪压沙。居家尝似客,行路却如家。

送朱彦文通直从庆阳辟命

宋代· 毕仲游

洛阳之人秀眉宇,束发从军心自许。南彻梁江西瀚海,万里相从旧宾主。

庆州之险山作城,青冈路狭如斗鼠。我尝与君驰大漠,夜掘黄沙枕冰土。

君今重行计安出,羽檄搀枪待君处。去年天狗堕地鸣,今年拟破灵盐城。

男儿鞍马是常事,髀肉消尽须重生。况君到日春风发,行云夜闭沙场月。

战马沾泥不用嫌,功成便浴雠人血。君不见高平范公庆历时,往筑大顺人不知。

千金散士得死力,横山可取犹提携。至今塞下呼老子,关中使者公之儿。

当年议奏千万语,攻守二策真可师。勿云近事不足道,狄青之辈为偏裨。

关于诗人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