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殊师利

宋代· 沈辽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河西将军气貌粗,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寄博古

宋代· 沈辽

齐山落景覆青溪,溪上幽人半病羸。曾作潇湘江上客,水风山月合相知。

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宋代· 沈辽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新亭秋兴君知否,潮信方随月色回。

游瑞岩

宋代· 沈辽

已恨初年不学仙,老来何处更参禅。西风摇落岁事晚,卧对高岩看落泉。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三

宋代· 沈辽

山腰嵌岩山顶平,此下直眺池阳城。城中欢戚自流转,不似山石都无情。

七言奉送润守之永静

宋代· 沈辽

昔年持檄向朔方,九月踏冰渡河梁。夜入铜台天欲雪,北风惨淡沙尘黄。

今年江南秋已半,出送车骑江之阳。江边宾从坐挥汗,赤日挂木鸣蜩螗。

欲知朔南气候异,由来道路山川长。使君腰组上北道,一亭一堠遥相望。

出近入劳岂知远,方舟结驷本不忙。往时尊公帅陜右,名姓久已威戎羌。

想闻公子千骑出,北部应已逃名王。青榆白柳千里肃,谁敢牧马来边疆。

当时公子面如月,尔来使君须带霜。明年朔方春雪冻,为忆江南梅萼芳。

平居秋浦钓赪鲤,何如榆关封白羊。朝廷太平四方静,圣武神功由庙堂。

三年瓜期当受代,指麾舍人催治装。疏公欲向九华老,野夫相望齐山旁。

雪窦山

宋代· 沈辽

世路衮衮何年休,青山白云且淹留。千寻飞雪下岩窦,落日洗耳前溪头。

暑雨二首 其二

宋代· 沈辽

委蛇白水来,恍若烟中素。始惊孤渚失,已转前山去。

清光照白壁,悍势冲云树。吾欲棹轻舟,正畏惊湍怒。

太古师弹琴示道辅

宋代· 沈辽

我卧南山正如梦,朝来欲过左史洞。阳羡羽人惠相访,三尺焦桐行自从。

山上赤日烈如火,洞里石泉凝作冻。挥手一奏离骚曲,促轸重作高山弄。

岩下隐隐白云生,松风泠泠幽鸟哢。谁识襄阳魏夫子,缁衣远来自崤雍。

身出重围战不死,振翼江南若孤凤。数日相从甘淡薄,不与人间同倥偬。

夫子能知琴中趣,不叱老夫无世用。三人出洞日已斜,青山茫茫烟瞢瞢。

次韵答陈生问禅

宋代· 沈辽

从来多事笑归宗,我已无心岂有通。达士犹能知梦梦,世人何用更空空。

江头冷落三秋月,山半支离一病翁。不到古今能与否,林间拭目看来鸿。

题子瞻雪堂即次前韵

宋代· 沈辽

眉阳先生齐安客,雪中作堂爱雪白。堂下佳蔬已数畦,堂东更种连坡麦。

不能下帷学董相,何暇悲歌如宁戚。布裘藜杖自来往,山禽幽弄均春力。

桉上诗书罗缣缃,炉中烧药笑王阳。晨炊且籴北仓粟,冬服已指山前桑。

南冈差高多种橘,迤北渐下宜栽秧。北邻亦有放达士,道路壶榼常相望。

清泠台二绝句 其一

宋代· 沈辽

山前缭绕白云飞,山下溪流那复回。不向此间休歇去,宁将白发污尘埃。

关于诗人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