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元英出峡三绝

宋代· 郑刚中

壮士椎牛进酒卮,五年不享脍鲈肥。
君如亦有垂涎兴,准备轻蓑随我归。

石季平尝为于仲模诗改二字后仲模有诗来复用

宋代· 郑刚中

赵璧微瑕岂易改,抉磨深贺得良工。
古人规诲有馀乐,近世交朋无此风。
二字相裨何预我,一篇兼报重烦公。
新吟若挂高门外,价比千金迥不同。

午睡

宋代· 郑刚中

藜羹饭脱粟,穷达未须计。
日中困炎曦,到枕即昏睡。
营营百为扰,合眼尽遗弃。
悠然一榻间,烂熟见真意。
欲识太古风,去此不多地。
我愿四海平,圭窦永无事。
夏卧法曹簟,冬梦公孙被。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宋代· 郑刚中

腊祭精严古院幽,邻房不敢对茶瓯,
何时芒履扶筇竹,度岭相寻溪岸头。

哭潘义荣二首

宋代· 郑刚中

沈约楼前落叶黄,朝来玉折报潘郎。
一区每叹如悬馨,三版俄惊戒若堂。
泉石半生闲日月,丝纶馀事人文章。
但应祗有凋零恨,雁尽云空不见行。

癸酉年梅花开已逾月而窗外黄菊方烂然

宋代· 郑刚中

江梅久矣报涂粉,篱菊傲然方铸金。
岭外四时惟一气,难分冬雾与秋阴。

小饮木樨花下

宋代· 郑刚中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寓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地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酩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棲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寓灵峰寺感怀

宋代· 郑刚中

遥风入林筱,淅沥生夜愁。明月过窗牖,照此虚室幽。

念从出怀绷,志在承箕裘。唯知业书卷,何尝识戈矛。

去年妖寇兴,尽破东南州。烟来走官吏,火过成墟丘。

豺虎恣搏噬,鼯鼪啸朋俦。砧俎血忠义,罝网罗善柔。

皇皇势窘急,有罅即愿投。挈妻负幼子,敢谓生可偷。

潜遁得幽僻,如鱼初脱钩。妥尾定惊胆,馀魂渐能收。

今者王师来,元凶已拘囚。巢窟有馀类,尚此稽讨搜。

参商隔弟妹,阻塞无书邮。家在北山口,烟林裹沧洲。

更此乱离后,当无一椽留。何但一堂庐,最苦悲松楸。

使我思归梦,枕边清泪流。嗟嗟庙堂客,为国须早谋。

积薪从下燃,谁云无后忧。愿令弄兵者,依旧操锄耰。

勿俾太平世,虮虱生鞮鍪。

封州大率园不蔬人采小蓼食之叶尖而细号尖头

宋代· 郑刚中

远地穷乡口腹殊。居然孤客莫随渠。
路帝施采尖头蓼,江上争寻胀肚鱼。
野葛可法虽是惯,马肚不食未为疏。
此生馀日眦君肠,饘粥弃饥自有馀。

马伏波请征蛮据鞍矍铄时年六十一陆鸿渐景陵

宋代· 郑刚中

去年寥落征鞍急,矍铄殊非马伏波。
今此有缘希陆羽,暮途求佛又何如。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一

宋代· 郑刚中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

觉来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和思老夏日山居

宋代· 郑刚中

世俗沸如汤,公于静处藏。忘机身不老,无事日偏长。

地僻松篁密,僧疏殿阁凉。何须有妻子,涕泣似王章。

关于诗人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