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

宋代· 郑刚中

边城秋意老,寒色到庭除。雨久苔花暗,风高柳叶疏。

异乡思骨肉,多病喜方书。岂是无归计,东阳故有居。

清明前风雨兼旬城外桃李无在者书室中有酴醿

宋代· 郑刚中

素质吐孤芳,柔条敷瘦绿。
谁将刻楮手,作此数蕤玉。
园林烟雨多,百卉飞蔌蔌。
小室偶深静,花意犹清淑。
置之砚席间,鼻观常芬馥。

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

宋代· 郑刚中

窗罅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
静中物理曾观妙,一欢世间堪白头。

拟为孙立之谢 其一

宋代· 郑刚中

肯为酴醾题好句,句成更肯轻相付。明年公对紫薇花,欲得此诗无觅处。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宋代· 郑刚中

柳眼浅窥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篱边。
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

哭潘义荣二首

宋代· 郑刚中

少年联辔入京华,阔步超群便起家。
亲览声名高汉殿,夏时踪迹仅长沙。
藏刀所在留馀刃,怀璧终身不见瑕。
老眼看公春梦散,不胜哀涕落天涯。

悼东阳许诚之父

宋代· 郑刚中

昔同令子业胶庠,知有德行厥后昌。开廓襟怀虽善富,坚持气节亦刚肠。

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高文冠一乡。梅岘速培松柏茂,便看褒宠贲幽光。

寓灵峰寺感怀

宋代· 郑刚中

遥风入林篠,淅沥生夜愁。
明月过窗牖,照此虚室幽。
念从出怀绷,志在承箕裘。
唯知业书卷,何尝识戈矛。
去年妖寇兴,尽破东南州。
烟来走官吏,火过成墟丘。
豺虎恣捕噬,鼯鼪啸朋俦。
砧俎血忠义,罝纲罗善柔。
皇皇势窘急,有罅即愿投。
挈妻负幼子,敢谓生可偷。
潜遁得幽僻,如鱼安脱钩。
妥尾定惊胆,馀魂渐能收。
今者王师来,元凶已拘囚。
巢窟有馀类,尚此稽讨搜。
参商隔弟妹,阻塞无书邮。
家在北山口,烟林里沧洲。
更此乱离后,当无一椽留。
可但一堂庐,最苦悲松楸。
使我思归梦,枕边清泪流。
嗟嗟庙堂客,为国须早谋。
积薪从下燃,谁云无后忧。
愿令弄兵者,依旧操锄耰。
勿俾太平世,虮虱生鞮鍪。

题妙明师静轩

宋代· 郑刚中

小径禅房琐绿苔,坐中闻叶亦幽哉。
此居不是能潇洒,但我初从闹处来。

巨济弟书梦求诗为赋古风云

宋代· 郑刚中

稽首叩微妙,下笔书符若风雨。又复沃之琼丘泉,过口腹肠如火煮。

临行戒以食腥秽,转首蘧然成栩栩。吾闻有梦皆想成,此梦怪奇非想取。

良由夙业种根净,故此通玄受真语。会当役使三足乌,倒景乘风见王母。

惟予堕入世网中,非孔非颜莫知祖。独知抱正禦魑魅,符篆常疑不吾补。

但留真火固脐下,每视丹砂贱于土。饥来得饱即快意,荼荠膻臊等甘苦。

那知好慕长生人,保练形神乃如许。因观侯梦悟昔非,叹恨此身殊椎鲁。

便寻金篦去眼膜,为汝他年看轻举。

寄别张子公尚书

宋代· 郑刚中

昔我初至秦,使旨不到蜀。延首锦城春,千里寄孤目。

逮公今出峡,贱迹仍羁束。梦看使君船,翩翩转江曲。

西州去思者,何啻连万屋。攀辕犹弗还,我意岂能足。

所怜蜀人病,羸骨未生肉。公兮胡弗留,共与营糜粥。

自惟救护心,寝食对沟渎。回顾莫有助,此志亦单独。

公兮那得留,峡水峻而速。蚤去登堂庙,大作天下福。

病身鸡肋瘦,别恨容千斛。势须更勉强,渭上几一熟。

郡县减苛赋,廪廥贮馀粟。便当乞身归,径去友麋鹿。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三

宋代· 郑刚中

陋屋三间草盖成,四时兰菊荐芳馨。但知后圃多栽橘,何必阳山独采苓。

破睡雪花茶满盌,慰怀春色酒盈瓶。与人无怨亦无德,自觉长年心自宁。

关于诗人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