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壶园小集,补之广文以次孙宗衡报捷赋诗为贺,次韵和之 其一

清代· 刘绎

又见秋风生桂枝,感秋几辈鬓添丝。
菊香老圃豪犹昔,竹解虚心醉亦师。
人世常多侥幸事,遭逢尽有晚成时。
劝君满饮茱萸酒,过眼浮云未足奇。

辛未九月廿一日,小集壶园赏菊,同人各以诗见贻,更唱迭和勉为酬答,共得诗八章合录之,聊纪一时之兴 其六

清代· 刘绎

谈笑鸿儒集草堂,壶园风月共平章。
新诗自觉相形绌,老笔还如遇敌强。
蠹简陈编心欲醉,蝇头细字眼犹光。
学规试问胡安定,可有闲情及咏觞。

初至虔州晤雪村,贻诗相慰,次韵和之 其二

清代· 刘绎

乡关回首渺山城,幻境茫茫雨乍晴。
朋友殷勤休戚共,身家离乱死生轻。
若论避地谁盘石,安得回天洗甲兵。
悔祸终凭人事转,吟诗无限寄深情。

对紫薇花书感四首 其三

清代· 刘绎

辛苦移根剩劫余,故园荒径近何如。
玉堂仙伴应怀尔,茅屋诗人转愧予。
过眼雾花皆幻境,惊心风木有空庐。
无言桃李今何在,杜牧多情句不虚。

和冯子良太守致仕次韵 其四

清代· 刘绎

自隔蓬莱路渺漫,烟霞泉石任讥讪。
宣城诗句频低首,供奉词章祗汗颜。
老我心情如止水,输君事业到名山。
何当载酒东湖畔,杖履追随更往还。

螺城书院示同学①

清代· 刘绎

群峰环拱一峰高,峰势岧峣俨冠鳌。
万古九春元气在,千间广厦匠心劳。
全销兵甲归弦诵,特起冈峦蔚俊髦。
济美科名犹易事,希踪贤躅望吾曹。

《洗砚山房诗》题词①

清代· 刘绎

冀北滇南鸿雪迹,召前杜后燕贻传。
口碑已旧存遗爱,手泽如新见故编。
当日哦松情髣髴,至今捧砚意缠绵。
好将剩馥残膏守,应卜清芬世业延。

酬漆古香学博惠题拙诗

清代· 刘绎

寒雨山窗昼漏迟,春风触手见新诗。
针缘磁石投能合,弦入焦桐赏更奇。
自觉小巫惭我法,转凭大雅得吾师。
回思四十年前事,曾侍传经董子帷。

和冯老良太守《题李明斋画梅》,为青原山纪游作

清代· 刘绎

几度游踪首屡搔,廿年情景梦魂劳。
修来花自离尘劫,学到禅时借醉逃。
画笔精神原磊落,诗人骨格共清高。
何须迟暮争春色,转忆元都旧种桃。

归舟过新淦,夜泊鱼港口

清代· 刘绎

金川才过正斜阳,舟子争先趁晚樯。
回看界浦江无界,前望长排路更长。
灯影倚篷风闪闪,篙声触石水浪浪。
收帆港口逢渔火,正幸云端月有光。

辛未九月廿一日,小集壶园赏菊,同人各以诗见贻,更唱迭和勉为酬答,共得诗八章合录之,聊纪一时之兴 其七

清代· 刘绎

晚节谁夸昼锦堂,秋容且醉菊花觞。
何须科第方为贵,能励廉隅始觉强。
诗品独高陶靖节,酒仙甘让贺知章。
龙头属老从来有,珍重桑榆爱景光。

九日壶园小集,补之广文以次孙宗衡报捷赋诗为贺,次韵和之 其二

清代· 刘绎

每怀玉局领坡仙,喜结壶园翰墨缘。
四座欢欣风趣古,一年容易月轮圆。
到公贻厥无多力,中垒传经有几篇。
自笑松根犹未老,茯苓培护转殷然。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