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穆庵教授新造宾旸楼落成,偕刘伯瑗、李愚亭诸广文邀集同人饮于楼上,即席赋赠 其二

清代· 刘绎

楼居自笑亦因缘,风月平分又眼前。
山水古来文字迹,东南今日主宾筵。
重将萸菊寻高会,莫向蓬莱问散仙。
赢得九衢同引领,虹光上烛满江天。

广陵赠都转刘星房前辈 其一

清代· 刘绎

前后封章子细参,早筹全局裕东南。
理财谟议谁长策,经世权宜岂易谈。
力挽波流仁主念,调和羹味谏臣谙。
从来计国推刘晏,况遇清时德教覃。

芜湖阻雪

清代· 刘绎

去橹来帆自笑忙,打头风急故低昂。
湖山照我如相识,柳雪催人总不遑。
可谅友朋惟出处,有惭津吏是炎凉。
尘颜乍对延龄酒,重话前游仔细尝。

二月九日内子五十初度

清代· 刘绎

妍日催开第一红,百花时节几番风。
祥云恰好迎生佛,喜雨还应庆社公。
北郭人休疑市隐,南陔我自幸春融。
林园岁月舒长甚,同在高堂色笑中。

排沙①

清代· 刘绎

一挽一推才一抔,需沙无术陆行舟。
聚萍不散开仍合,扫叶徒劳去复留。
泼地恨无汤沃雪,漉糟喜有酒盈篘。
明知手足难为烈,谁障东川作顺流。

应诏将入京,羽可舍人寄诗赠行,次韵留别 其二

清代· 刘绎

故人书至涤炎尘,赠我新诗笔有神。
江馆豪吟随兴到,邮筒寄稿见情真。
晚年水石盟逾笃,过眼云烟迹易陈。
千里远游吾岂乐,感君重赋绿波春。

和裘笙白孝廉秋夕忆永丰景物见怀韵 其二

清代· 刘绎

犹记离筵袂未分,狂歌相对正微醺。
楼前花萼临秋水,画里江城倚夕曛。
桐老凤巢空滴雨,天高鹗路欲盘云。
瀛洲何日重携手,指点家山话故群。

送裘云槎孝廉随侍虔州教授任,次留别韵 其三

清代· 刘绎

琼瑶报我墨初乾,气象崚嶒彩笔干。
家学相承科第易,诗才欲较弟兄难。
华堂爱日冬犹煦,画槛移春岁未寒。
只惜适园间草木,空将棠荫话儒官。

送黄少司寇树斋先生入京 其二

清代· 刘绎

狂波今已靖鲵鲸,局外安危系老成。
海上将才应有算,江南词客故多情。
鼓鼙定后方思治,闾里生来未识兵。
从此越裳通职贡,儒臣正好答升平。

送宋铨部小墅前辈入京 其二

清代· 刘绎

二宋才华早擅名,驰驱正好值时清。
文章旧誉留韦曲,事业他年继广平。
桑梓知交应我念,菊花天气羡君行。
五云此后郇公仰,珍重鱼缄寄远情。

张母袁孺人节孝诗

清代· 刘绎

闾里近传旌节诏,故人新示柏舟篇。
少陵有妹犹同地,伯道无儿总付天。
一死苟延权子职,九原稍慰仗妻贤。
风酸月苦尝都遍,回首欢娱只二年。

菊花盛开,有似并头莲者三枝,诗以纪之

清代· 刘绎

万蕊攒枝各出奇,亭亭独表傲霜姿。
一茎乍拟莲双萼,并蒂还如麦两岐。
偕隐从来称北郭,同心正好伴东篱。
何因荒径添祥草,恰是三花纪瑞时。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