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赠都转刘星房前辈 其二

清代· 刘绎

重话萍踪首屡回,十年尘梦鬓霜催。
绿杨郭外山平远,明月桥边水溯洄。
旷代风流仍俎豆,过江云物几人才。
瓣香今为南丰祝,应见题襟馆再开。

同彭芷生孝廉话感

清代· 刘绎

鹬蚌谁知有网罗,鸡虫得失究如何。
仓庚不疗男儿妒,精卫难平世上波。
塞马果然信天好,风帆常觉误人多。
与君袖手看棋局,尽任浮云眼底过。

寄张小浦学使

清代· 刘绎

使车化泽遍儒林,老友犹闻直谅箴。
以德爱人君子意,求贤为国相臣心。
行藏孰与商量共,朝野徒增系恋深。
幸有岁寒烟水约,归舟正好话幽襟。

暑中徐荆山同年见过,小集荷亭

清代· 刘绎

一雨暂将炎暑退,清风刚报故人来。
柴门永昼犹高卧,荷沼新英恰半开。
翻向红尘怜热客,且倾绿蚁话雄才。
良朋欢会如萍水,能得花前醉几回。

闻黄子鸿自南昌归里,诗以慰之

清代· 刘绎

毷氉秋风又急装,空劳苏季上书忙。
早知过望名难副,况是初逢貌不扬。
岐路转为杨子泣,穷途休效阮生狂。
湖亭因尔重回首,翻念莼鲈忆故乡。

应诏将入京,羽可舍人寄诗赠行,次韵留别 其三

清代· 刘绎

循陔恋阙此时情,未奉安舆忍速行。
一纸辞征原直捷,千秋感遇又纡萦。
肯抛寸草三春咏,曾赋皇华四牡征。
为念君恩承母教,退思何以答升平。

答胡雪村茂才秋闱报罢,并示同学

清代· 刘绎

山斋重聚倍殷然,手把焦桐再理弦。
一笑书空真咄咄,谁怜压线已年年。
鹏溟六月身仍息,蛾术三冬志要坚。
我亦还丹经九转,始知过海便成仙。

送裘云槎孝廉随侍虔州教授任,次留别韵 其四

清代· 刘绎

无限离情诗句中,潆洄一水滞归篷。
驿程正报南枝暖,骏足应追北冀风。
陈迹但看鸿印雪,故巢长想凤栖桐。
还从十八滩头上,怅望峰青绕曲终。

送黄少司寇树斋先生入京 其三

清代· 刘绎

肯容谢傅恋东山,回首江云满故关。
补采輶轩周海岳,添栽桃李遍区寰。
千秋坛坫新莲社,万里封圻旧笋班。
几许鸿裁归大冶,愿公教泽溥人间。

戊申元旦

清代· 刘绎

满把屠苏庆令辰,占年喜话一家人。
连朝趁补三冬雪,五夜刚迎隔岁春。
天上矞云祥蔼合,阶前玉树晚晴新。
更添膝下书声朗,好佐含饴慰老亲。

喜闻蒋矩亭大令将移永丰,并谢寄惠书画

清代· 刘绎

者番翰墨倍情亲,竟有奇缘作部民。
闻道化工归画手,自来风教属诗人。
珠还合浦真重到,花种河阳又一新。
早与闾阎诸父老,安排竹马待阳春。

题但都转云湖先生《云舟筹海图》

清代· 刘绎

谁拥兵权失徙薪,翻劳借箸仗文臣。
一天风雪楼船下,万里波涛壁垒新。
今日淮南犹有颂,当年江北竟无人。
重陪杖履思鸿爪,犹觉须眉望若神。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