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恩楼即目八首① 其二 恩江

清代· 刘绎

城绕村居水绕城,凭高四望景澄清。
堤长有待狂回日,沙浅谁知勇退情。
中沚一方人宛在,大江千里月同明。
泳恩愈觉恩波阔,俯鉴寒流只自盟。

同侯亭、寿泉重游青原山① 其一

清代· 刘绎

戴星而出夕阳归,自觉兹游草草非。
三宿几曾萦旧梦,重来犹复恋斜晖。
湖山作主惭松菊,壶榼随云上翠微。
如此宾朋如此地,不缘香火亦依依。

题《求己图》①

清代· 刘绎

七尺昂藏剩藐躯,天涯行尽感穷途。
茫茫四海谁知己,落落空山见故吾。
暮楚朝秦人自有,饮冰卧雪世应无。
回头一笑公亡是,不信墦间即此徒。

病腕 其一

清代· 刘绎

年来臂指颇收勋,每念偏劳是右军。
笔倘可投情亦得,袒虽能护势终分。
明知过雁空余爪,翻爱秋鹰细入筋。
笼袖肯容权托病,闭门闲玩折钗文。

岁暮感怀 其二

清代· 刘绎

枯菀由天任折磨,世间何处定风波。
人情大抵图新岁,庭户还将转太和。
山鸟似呼行不得,金鳌犹梦夜如何。
谁无报答君亲念,并入残年抱憾多。

五十初度赋怀四首 其二

清代· 刘绎

莫讶山云太早归,疏顽只合恋庭闱。
尽添阅历难医拙,却为蹉跎渐息机。
高适学诗还有志,元微辞禄亦知非。
鹭鸥自得江湖乐,不向烟霄羡鸟飞。

送黄少农上舍还京① 其一

清代· 刘绎

趋庭情事忆黄童,六载京华想象中。
舞勺早看头角耸,图南今喜羽毛丰。
英年最好无时态,举止居然有父风。
对尔韶颜惊短鬓,开缄相照一灯红。

鹭洲雨夜与钟问渠茂才话旧有感

清代· 刘绎

往事追思百感生,与君重话卅年情。
青灯好共寻余味,浊酒何堪问旧盟。
触我悲欢如昨梦,误人生死是浮名。
茫茫此意从谁说,坐听打窗风雨声。

谢泰和令沈槐卿同年惠武山鸡 其一

清代· 刘绎

偶从鹭渚望仙凫,忽报云端到雁奴。
拜捧鱼笺劳远使,廉分鹤粒愧寒儒。
羽毛托物情原重,口腹叨人计已粗。
自笑涂鸦同野鹜,壁间羞对换鹅图。

鹭洲书院即事四首① 其二

清代· 刘绎

到此欣逢左右原,屹然斯道树吾藩。
凭空楼阁思谁创,不废江河赖尔存。
明月清风光霁近,天章云汉典型尊。
如何正谊堂基在,转讶诸贤别有门。

泳恩楼即目八首① 其三 五巘峰

清代· 刘绎

朝暾初捧碧芙蓉,五岳归来只此峰。
高架海珊文笔健,别开云朵史书浓。
买山钱少虚储愿,近市尘多远企踪。
几为开窗延曙色,愧他百尺老青松。

挽皖抚程憩棠前辈 其四

清代· 刘绎

寥落江东榜上名,人伦有鉴独分明。
十年侘傺惭知己,一见殷勤忆老成。
月满太湖余水咽,云低天柱竟山倾。
江南庾信重思旧,岂独乡车千两情。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