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干宅感怀二首寄示同人 其二

清代· 刘绎

楹书虽在待谁留,大厦支难一木求。
块肉可能重立赵,深根犹望共安刘。
临危下石纷纷是,剩稿封尘细细收。
我欲麦舟呼共济,千金安得集成裘。

泳恩楼即目八首① 其一 圣岭

清代· 刘绎

分明当户见南山,数仞崔嵬此共攀。
桑梓江城图画里,蓬莱宫阙梦游间。
呼嵩尚觉依光近,登岱曾经奉使还。
回首门庭虚岵陟,故林乔木郁孱颜。

次羽可舍人夏日见怀韵

清代· 刘绎

花底开缄醉眼明,半帘风蔼夏阴清。
羡君老笔争松健,触我新机似草生。
兰竹自来盟石友,烟霞端合供山兄。
遥知活水闲云意,应念高梧夜雨情。

徐荆山同年主秀水书院讲席,诗来依韵酬之

清代· 刘绎

知交相近最相亲,吾道将行属望频。
但使文坛尊老宿,定教化雨遍同人。
西阳宫里曾栽树,三相堂前又坐春。
愧我一毡依鹭渚,茫茫学海叹无津。

五十初度赋怀四首 其一

清代· 刘绎

才著儒冠忽壮年,回翔廿载尚寒毡。
头衔耻向村氓贵,齿辈惭居馆职先。
犹喜兰陔摅孺慕,且看菊径作秋妍。
晨昏未觉桑榆晚,差幸长依爱日前。

岁暮感怀 其一

清代· 刘绎

关门岁月暗消磨,独对方塘水不波。
雨露有情滋稿壤,蓬蒿何意被阳和。
南枝向暖乘时好,背树忘忧奈老何。
细与山泉商出处,草心毕竟恋春多。

赠宫詹张小浦同年,时典试江右 其一

清代· 刘绎

乍喜新音雁带来,争看仙侣出兰台。
两行官烛夸年少,千里灵槎接斗魁。
前度珊瑚南海网,异时梁栋豫章材。
大江东汇浔阳派,生面匡庐又别开。

送沈槐卿同年由泰和移宰鄱阳 其二

清代· 刘绎

汇泽交流贡与章,五湖谁得小鄱阳。
由来雅度容千顷,不信洪波始滥觞。
闻道清湾遗泽远,故应大地好春长。
何当共拍洪崖笑,双眼重揩云水光。

黄寿泉学博之永宁任,过访鹭洲赋赠 其二

清代· 刘绎

满船书画万山迎,亲奉安舆快此行。
苜蓿果能馨夕膳,菊花正好助诗情。
苍茫云水深遐思,旷荡霜天趁晓晴。
翻羡荒陬城斗大,一时坛坫望峥嵘。

再叠和韵 其二

清代· 刘绎

漫道廉声未是难,谁将官况比毡寒。
十年司牧犹真面,今日儒生尚旧冠。
我亦编氓知疾苦,人从行部见清安。
桑麻深处逢诗叟,应向花前暂驻鞍。

鹭洲书院即事四首① 其一

清代· 刘绎

遥从章贡抱潆洄,忽到中流异境开。
二水何人别泾渭,三山有路近蓬莱。
文章波折须看势,风景流连也要才。
为忆师川题咏始,凭栏瞻瞩几徘徊。

挽皖抚程憩棠前辈 其三

清代· 刘绎

恩威久已著人寰,政在持平魏丙间。
春雨万家深似海,爰书一字重如山。
曾经召茇都成荫,此去侯辕那可攀。
只有沙堤思白傅,长留遗泽满江关。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