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刚峰太守入京 其二

清代· 刘绎

山川应识故侯过,民气欣看两岸和。
志喜亭原丰乐近,出山云想吉祥多。
觐天正好春初泮,报国能教海不波。
倘遇沿途新奏凯,顺风寄我泰平歌。

杨春墅明府复调署永丰,羽可舍人诗以寄慰,依韵和之即赠明府 其二

清代· 刘绎

借才异地得人难,重望春回黍谷寒。
入邺果来仙吏舄,治梁何恃惠文冠。
无求名誉才真切,未必才能便悦安。
试与儿童随竹马,清风处处绕轻鞍。

留别活秀园叠前韵

清代· 刘绎

茫茫怀抱向谁开,喜把平原十日杯。
山水争奇迎客出,园亭引胜入诗来。
余情无尽听泉想,雅意还教袖石回。
如此吟坛能几到,花前驻足意悠哉。

梦钟醉白明经

清代· 刘绎

故友雕零已卅年,梦中相见倍凄然。
劫灰何处寻诗稿,泉壤谁人送酒钱。
慰语转难忘醒后,愁容仍不改生前。
可怜辛苦如书蠹,犹觉沉沦骨未仙。

恭纪二首 其一

清代· 刘绎

自分樗材百不胜,独回清梦绕觚棱。
三年辞阙恩荣在,千里还乡慰勉曾。
风木摧残空有感,霜花摇落更谁矜。
何图草野余凋朽,犹得丹霄眷顾承。

恭纪二首 其二

清代· 刘绎

敢向茅檐望帝畿,班联名姓已依稀。
登科记里宸衷系,儤直庐中伴侣违。
臣愿倘偿乌返哺,主恩犹眷燕来归。
灯前泣向慈亲述,抚念余生泪满衣。

《机灯课读图》,为招鹤舟题,兼寄其兄铭山明府

清代· 刘绎

儿共书灯女共机,此情何日慰慈闱。
诸孤在抱眼中泪,游子思归身上衣。
老屋荒寒花自发,白云淡宕雁分飞。
天涯应惬门闾望,烛影团圞乐晚晖。

黄寿泉学博之永宁任,过访鹭洲赋赠 其一

清代· 刘绎

空谷跫然响足音,此番风雨慰孤吟。
年年葭水怀同切,草草萍踪话转深。
阿阁巢中寻雪爪,仙人石上感苔岑。
相逢欲语茫无绪,不尽倾筐倒箧心。

送沈槐卿同年由泰和移宰鄱阳 其一

清代· 刘绎

锦帆花拥十分妍,仙吏风流况少年。
快阁晚晴留返照,澄江明月印前川。
金兰郑重袁宏扇,琴鹤萧闲赵忭船。
目极湖光情万里,者番春草倍芊绵。

再叠和韵 其一

清代· 刘绎

才说催科抚字难,蒲鞭何处问刘宽。
口碑虽好谁求是,治谱无多要守残。
传德本为清白吏,亲民应异爪牙官。
昨聆绪论如春蔼,早为闾阎卜乂安。

酬徐同年荆山孝廉 其一

清代· 刘绎

道北君居我道南,过从时喜接清谈。
两家最幸庭闱乐,万事无如菽水甘。
局促风尘千里骥,阑珊心绪再眠蚕。
人间胜负棋枰里,敛手相看仔细谙。

挽皖抚程憩棠前辈 其二

清代· 刘绎

早听西陲小范歌,筹边防海积劳多。
书生慷慨方陈策,主将从容正议和。
半壁东南谁保障,一家兄弟况嵬峨。
应无襟上英雄泪,旗鹤翩然稳过河。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