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口占

清代· 成鹫

望望知何去,悠悠不定家。泥深九折坂,尘冒只轮车。

斜日闻归鸟,回风见落花。不堪回首处,几片赤城霞。

缪西泠失意还山以诗见寄赋答

清代· 成鹫

偶然乘兴往,兴尽便当归。云鹤有奇翼,碧天无定飞。

故人悬宿诺,前路愿多违。明日期君去,孤峰一振衣。

题罗元宰四时行乐图 其三 丛桂啸歌

清代· 成鹫

仙桂秋香正好攀,一声清啸彩云间。明年又是黄花候,招隐无劳大小山。

十月朔英利道中作

清代· 成鹫

去国正重九,中途逢小春。水喧争渡客,山静过桥人。

岂效枯鱼泣,言随野马尘。明朝潮汛好,行矣莫逡巡。

题云台摩汉图赠马卧仙移镇汉中

清代· 成鹫

汉家台阁齐云峙,廿八元勋列筵几。簪缨搢笏相后先,文采风流无彼此。

阳虚新息弟与兄,附凤攀龙均济美。名高南国推伏波,铜柱铭勋著交趾。

后来绳武谁象贤,隐泉卧仙今继起。出身便作第一人,中原尽识无双士。

当时直节著云州,大人侧目宵人靡。一朝移守香山城,海不扬波郊不垒。

兵民安堵如一家,远近闻风若归市。铃阁招宾仰白眉,棘门揖客来珠履。

分题授简续风骚,闭户著书先鲁史。宦情澹薄孝心真,去国瞻云频陟屺。

乞休三疏屡陈情,传入长安纸争贵。年来永废蓼莪篇,壮志犹存长剑倚。

摩汉台高瞰八荒,运海风生搏万里。帝心西顾在崤函,简书南下推廉李。

粤人欲借寇雍侯,岘首长思羊叔子。饥氓受赈感恩多,四野壶浆戴筐篚。

口碑留在路旁人,棠荫分阴遍桑梓。我本东林猿鹤群,笑傲烟霞聊复尔。

多君不厌野人狂,入林十载成知己。知己去兮天路长,山中人兮吾老矣。

他年棨戟许重临,云日溪山别还似。写将一幅摩汉图,云台回首丹青里。

行矣先生莫惮劳,千秋事业踪前轨。

张子白舟过大通值予远游留诗而去归而和之 其二

清代· 成鹫

久别还相问,重门偶不开。烦君留好句,笑我未归来。

风过花移架,天空月印台。春光正如此,兹意倩谁猜。

送汝得师住静龙爪岩

清代· 成鹫

峰前峰后一家春,暂得移居事事新。水石平分凭地主,云霞多散与山邻。

篅瓢小结宽容膝,曲录閒眠稳称身。他日寻师过龙尾,半天招手是何人。

十二声诗 其一 涧声

清代· 成鹫

浩然长独往,万古无知音。纵与烟霞别,终存水石心。

幽人通语默,相得在高深。寂寞笙歌外,闻声不可寻。

客夜中秋怀吴谓远广文在郡未返

清代· 成鹫

苜蓿先生久不归,西风吹叶拥柴扉。海蟾过雨当中见,皋鹤凌秋独自飞。

远水一镫青入榻,隔花微露白侵衣。郡斋今夜吟诗否,只恐当筵和者稀。

送顿惺师分化龙护园

清代· 成鹫

下山原是住山翁,谩把行藏说异同。别院去开梅岭北,孤峰回首海螺东。

手擎香饭千僧饱,梦破红尘万境空。到日不妨悬一榻,明年迟我去瞻风。

前参戎李元济手植双槐于庭下其子东园兄弟不忘手泽颜之为堂绘图徵诗赋此并识旧游 其二

清代· 成鹫

缓带轻裘物色佳,千年遗像见恢谐。光风霁月容疏放,射虎归来自种槐。

挽梁药亭太史

清代· 成鹫

罢馆还家鬓有丝,文星昨夜忽骑箕。门前客散空啼鸟,池上僧归独咏诗。

未免分香怜少妇,定将遗草属诸儿。岭南作者凋零尽,惆怅何人为起衰。

关于诗人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