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铁城诸子还邑寄题曹调仲读书堂

清代· 成鹫

谩从尘籍问三馀,试听山僧说太初。仓颉未生先有字,庖羲才画已无书。

江城习静门长闭,海日当空室自虚。归去致声曹处士,高秋迟我子云居。

和方壶洲见过赋赠

清代· 成鹫

此生那得两閒身,聊复停居避市尘。止水月深三五尺,过桥云隔数由旬。

忙拖象屐迎佳客,偶著鹑衣见故人。炉火正红茶正熟,留君差胜瓮头春。

题华封洞壁间题咏已满不容著语也

清代· 成鹫

黄鹤留题已有诗,山僧阁笔费寻思。于今欲借空王手,写作人间没字碑。

秋村十二咏 其三 烹葵

清代· 成鹫

野葵堪采采,零露湿交加。老爱无情物,迟开护足花。

清斋留上客,佳味出贫家。晚食流匙滑,莼羹未足誇。

冬夜姚齐州明府陪佟司马舟过大通江干夜话赋得倚松待潮生 其一

清代· 成鹫

倚松待潮生,潮生松韵冷。野岸并维舟,僧房初出定。

五马从大夫,双凫引仙令。蹊我污莱田,入我蓬蒿径。

枯禅懒下床,逢迎失恭敬。布席忘主宾,当机率真性。

一笑清风生,微言动幽兴。良晤难久淹,有怀殊未罄。

挥手别江干,悠然发高咏。

雪中杂咏六首 其一 煮雪

清代· 成鹫

钻取槐檀木,烹将云母芽。凝冰与焦火,相待过年华。

茗椀吹阳律,银山翻浪花。却怜苏属国,持节未还家。

十二声诗 其七 梵声

清代· 成鹫

此声满天下,止有一人能。万籁寂还寂,孤峰层又层。

无情堪说法,离句即传灯。流布人间遍,浮生听未曾。

初春还马山,静语师归自丹霞,十影、化声二子各还故里,赋此

清代· 成鹫

流水行云各有因,乾坤容我老閒身。移花买石堪晨夕,送往迎来自主宾。

远近杖头三事衲,东南鼎足数家春。同参欲挽知难住,相劝还山作懒人。

十九秋 其八 秋戍

清代· 成鹫

白草经年戍,黄花万里情。秋风度天堑,落叶满边城。

壮士犹编伍,将军未厌兵。主人恩尚浅,七尺为谁轻。

挽刘东溪明府

清代· 成鹫

六月飞霜天不知,贞魂浩气忽骑箕。哀歌自挽陶彭泽,直道难容柳士师。

入社久虚三笑约,怀人空赋四愁诗。东林寂寞吟庐闭,无复分题接席时。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 其三十

清代· 成鹫

家珍不别圣和凡,千里封题寄丈函。却恐外人知此味,叮咛牢记口三缄。

过蓝关谒韩文公庙

清代· 成鹫

我昔读书至原道,眼中有儒无佛老。孔门儿孙争吐气,烈日当空长杲杲。

后来更读潮州韩庙碑,始知眉山老子不吾欺。道济溺,文起衰,古人可作非公谁。

当年天子崇佛氏,骑马鸡栖上封事。批龙鳞,履虎尾,等荣辱,齐生死。

自断投荒不复还,一路行吟八千里。至人履险如履夷,眼前直道平如砥。

何有于,秦岭云,蓝关云,凄凉独洒穷途泪。呜呼噫唏,我知之矣。

孤臣去国兮誓忘家,天路险难兮不可至。望帝乡兮云中,范驰驱兮荒裔。

灵均九辨有同情,平子四愁应不二。今来古庙枕寒崖,松树森阴不知岁。

秋风入松作山雨,前路行人去如水。我问行路人,谁是公知己。

当年祇有鳄潭鱼,不畏天王畏刺史。路人问我谁,旧是尼山门弟子。

方袍高笠胡来哉,稽颡再拜汗先泚。我公聪明见肝胆,天人默默应相契。

过门正好留衣别,登堂不用作胡礼。

关于诗人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