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俨
甘雨和风遍域中,太山乔岳可论功。人思识面多瞻仰,天本无言自感通。
清净宛如曹相国,纯诚全类富韩公。我于元舅无他祝,鹤发年年侍九重。
琉璃城阙水晶宫,玉局仙人到此中。便觉鼋鼍忙徙窟,不妨波浪直翻空。
隔溪茅店鸡声早,千里家山月色同。明日樯乌幸无恙,莫教深怨石尤风。
昨夜雨声先作寒,朝来那复听鸣銮。风前莫弄桓伊笛,日下应弹贡禹冠。
老去著书犹未晚,病中投绂始知难。人传药石言盈耳,尚有囊中未试丹。
平市街东第一楼,主人虽老尚风流。六旬下寿明年是,十二同庚与宴不。
歌吹忽惊梁上燕,起居无藉杖头鸠。凤雏稛载来江右,一笑能消万斛愁。
南北随人有重轻,出门何必问春明。莫言游宦非乡土,须识留都是帝京。
色养少酬平日愿,官衔不减旧时清。三千里路看山去,忘却乘舟触热行。
醉边倔强妄称兄,醒后心降气亦平。藏鹿隍中真是梦,伏尸蜗角竟何兵。
棋能不著为长胜,辩到忘言更有情。忽忆木鸡因有得,独输全德与邻生。
东山归东山,东山今益高。荆薪煮白石,心逸亡身劳。
清风不用买,明月时可招。今日靖节翁,何必仍姓陶。
送客时登黄鹤楼,江波日日向东流。诗人谩道眼前景,老叟空怀身外忧。
鹦鹉洲边春草细,凤凰山下暮云收。故人旌节闻东下,借问何时到石头。
白发新生岂少恩,天教小子渐称尊。一茎便作千茎种,四十将开八十门。
拔去自家难讳老,染来何物可除根。后生切莫轻前辈,日月随君万马奔。
散地偏于懒性便,我来君去思悠然。出门是处成三昧,视日何人记八砖。
夜静月移花影乱,春深风度鸟声圆。而今每忆当年乐,始信瀛洲别有仙。
一夕金风动,飘然振客衣。自知秋尚早,又逐燕先归。
水落江流急,天寒树影稀。独怜城上月,不减旧清辉。
一尊酒饯小瀛洲,明日神京拜冕旒。云为从龙归北去,水因朝海向东流。
清风到处迎仙旆,好雨随时送客舟。万口山呼意难尽,独将金镜续千秋。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