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俨
老大登临兴尚豪,远随杖屦竟何劳。道傍雨洗松根瘦,树杪云连石笋高。
僧爱孤虚新起阁,鸟嫌峻极不营巢。为休足力频思坐,欲问青天首屡搔。
竹帛曾书大将功,百年威望重西戎。战酣塞上云连地,敌退辕前草偃风。
禦侮自来三策在,杀身曾有几人同。至今血染山头石,雨洗年深色更红。
山阴未久又朝歌,南北民风竟若何。围带减缘勤抚字,闾阎静为缓催科。
棠梨花外双凫下,杨柳阴中匹马过。到处喜迎贤令尹,儿童妇女笑声多。
雅志在山水,所至辄搜奇。君山十二峰,高深孰似之。
一峰留一月,周游岁为期。山花与山鸟,相熟亦相思。
入官已不为身谋,壮岁声名动冕旒。执法坚如于定国,活民多似富青州。
官居廊庙无遗恨,老去江湖有远忧。试问近来诸老宿,立朝还有此公不。
画船曾泊旧城阴,綵笔亲题汉上襟。梦卜敢忘明主意,登临不负壮年心。
幽并客向沙尘老,湘汉人愁草木深。阳羡溪山真不恶,即今坡老是知音。
莫因四壁笑相如,自愧无能称此庐。避雨暂为终日计,痴儿便拟百年居。
酒酣夜卧窗前月,睡起朝翻架上书。正苦炎蒸侵病骨,可堪凤历数归馀。
闻君脉理见秋毫,袖里咸阳术更高。芝草满山光晔晔,常分一叶惠儿曹。
晓来对雪常梳发,镜里何缘得上头。岂为作诗真太苦,或因谋国有深忧。
官叨七品谁言贵,年过三旬未识愁。莫是家庭元有种,人言今日可凭不。
昔年沈没黄牛峡,今日漂零季子家。左氏两遭风雨厄,天公应是厌浮誇。
新年莫恨客中过,未有春风到薜萝。池草自成非梦得,塞鸿行断奈愁何。
今宵对月同尊酒,明日中流起棹歌。千里相思定何处,夜深独卧翠岩阿。
地维将缺莫能支,哀诏函封下玉墀。任姒德音堪继续,高曹家法可差池。
外廷不与当时政,中壸还留旧日仪。夜夜长秋宫里月,清光惨澹似凝思。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