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口作

唐代·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又赠李侍御

唐代· 王昌龄

渺然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静法师东斋

唐代· 王昌龄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
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江上闻笛

唐代· 王昌龄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梅诗

唐代· 王昌龄

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过华阴

唐代· 王昌龄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变行路难

唐代· 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唐代· 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夜闲须尽醉,莫负百年心。

梁苑

唐代· 王昌龄

梁苑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送友人之安南

唐代· 王昌龄

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风凉原上作

唐代· 王昌龄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旅次盩厔过韩士别业

唐代· 王昌龄

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

关于诗人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