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郴

唐代· 王昌龄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脩。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夜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梅道士水亭

唐代· 王昌龄

金刚波若傲吏非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一作孟浩然诗]

赠史昭

唐代· 王昌龄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别刘谞

唐代· 王昌龄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

诸官游招隐寺

唐代· 王昌龄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
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
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寒食即事

唐代· 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唐代· 王昌龄

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
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
雾晓筵初接,宵长曲未终。雨随青幕合,月照舞罗空。
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愚臣忝书赋,歌咏颂丝桐。

沙苑南渡头

唐代· 王昌龄

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

唐代· 王昌龄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

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法向空林说,心随宝地平。

手巾花氎净,香帔稻畦成。

闻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来往,翻得似无生。

咏史

唐代· 王昌龄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为张僓赠阎使臣

唐代· 王昌龄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途中作

唐代· 王昌龄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
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关于诗人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