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俞伯初

宋代· 汪炎昶

足茧问津路,肩才息奚跛。醉乡托一廛,学海浮单舸。

观心竦前瑕,敛躁入危坐。犹欣未穷极,早获挫刚果。

愚徒巧掩拙,语每泄魇卧。所须补罅隙,亦才废星琐。

智不给筹运,力难任败裸。汲汲欲为谋,政恐无时可。

哭中彝兄三首 其一

宋代· 汪炎昶

涉世才知命,菱花鬓尚青。天如憎善类,君又促馀龄。

病以忧虞积,和因学力形。奚从觇慎密,闾里涕交零。

次韵答伯初

宋代· 汪炎昶

世网无端巧见遮,路岐何处出裹斜。
游山断合先庐阜,築室宁当舍若耶。
此事岂难吾未遂,中的渐近累仍加。
还应条尔貌如雪,病眼新来似有老。

壬辰冬识孙元京于郡城剧谈甚得因约余至其家已而不果明年春早闻已下世哭以诗

宋代· 汪炎昶

屈指惊前辈,春来倍感伤。斯文虽未坠,此老复云亡。

更觉新诗重,逾思别话长。相知谁遣晚,旧约堕苍茫。

余年二十馀即有二毛盖乱离间关所致感而有作

宋代· 汪炎昶

两鬓宁逃雪色明,何须种种即关情。故应弱质生来早,未信穷愁染得成。

偶脱乱离真已幸,更添憔悴亦休惊。镜中幸有朱颜在,尚用孤怀起不平。

客归二首

宋代· 汪炎昶

胝瓮香浓未遗开,琴书先自扑斋埃,
偶然俗事都忘却,似有微凉拂面来。

即事

宋代· 汪炎昶

豪右方怀事,疲赢岂易禁。
力田逢屡歉,祷雨得微阴。
气运宁无复,天噗匪独今。
居然怀抱恶,满耳是呻吟。

咏友人竹

宋代· 汪炎昶

拂云何日种,萧渍傍茅堂。
翠重烟分渭,痕乾泪染湘。
堑鞭枝倒发,径条笋斜行。
地紫根相络,茎高箨渐长。
山僧冬觅种,娄叟夏偷凉。
泛户阴开阖,掀风势簸扬。
杖侵铿瘦玉,执刮聚浮霜。
禽踏枝毿屋,松添影压墙。
箾韶如不弃,或可倚宫商。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四

宋代· 汪炎昶

地卑山故崇,河黄济故清。彼岂超世才,但愧吾无能。

我家壁中书,不如相牛经。

雨夜言怀

宋代· 汪炎昶

淅淅复淅淅,雨微声不休。
蛩长远村夜,风早疏檽秋。
委蛇世路窄,隐忍吾道羞。
时逢一笑适,岂足价多尤。

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宋代· 汪炎昶

众心异向背,如口纷嗜好。
竞守一隅僻,不悟竟至老。
何由破其惑,所贵皆为实。

咀丛间新茶二绝 其一

宋代· 汪炎昶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硙尘飞泄嫩香。

关于诗人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