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维那请自赞

宋代· 释广闻

眼看东南,意在西北。毗卢印倒用,辊动古井蓬尘。

兴化棒不施,撒下青天雨雹。腾身一掷,而抹过万仞龙门。

掉臂径去,而何有连云栈阁。祖师心印谁是亲传,麟兮龙兮峥嵘头角。

大川和尚赞

宋代· 释广闻

握拳透爪,有临济体裁。轮珠示人,类大颠风格。不欲露全身,惯无赃考贼。

十地吞声,二乘动色。聚一世精神,而用东山暗号。

鼓大地波澜,而疏东涧正脉。宜乎百川倒流,天下暴白。

如是模写,沧溟一滴。传金襕,倒刹竿,须是迦叶师兄始得。

李源访圆泽赞

宋代· 释广闻

相看已瞭然,安用频频举。长笛不禁闻,又随烟棹去。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四

宋代· 释广闻

从上以来,无不知有,因甚被渠一把把定。不把定,裂破重关,行摩竭令。

偈颂十八首 其二

宋代· 释广闻

捻聚放开,放开捻聚。黄面瞿昙,无回避处。

观音赞

宋代· 释广闻

大士真慈念群生,有如慈母忆其子。尽尘毛刹世界海,一一具此一念中。

惟此一念不退转,如子得母亦复然。眼声耳色互三昧,情与无情同證入。

有能不作实證想,当知此相亦非实。忽若子母不相知,大士实相常现前。

偈颂十八首 其十

宋代· 释广闻

大小黄面瞿昙老,了了了时何曾了。因忆明星出现时,夜来霜重知多少。

古云法师赞

宋代· 释广闻

获旋陀罗尼,机轮转处风雷疾。入萨婆若海,舌头不动云涛翻。

肆虚空讲,尽实头禅。以栗棘蓬,裹金刚圈。陶冶有学之学,而披剥万象。

发挥不传之传,而朝宗百川。是为北峰真子,无愧竹庵嫡孙。

后二千年,是真精进。所谓灵山未散之旨,至今一会俨然。

上履斋吴丞相 其一

宋代· 释广闻

合从龙首便黄扉,尽谓登庸十载迟。自是袖中霖雨手,肯令勋业颂皋夔。

韦驮天变相赞

宋代· 释广闻

横两腕中杵,现堆云里身。权中示权处,依旧是天人。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五

宋代· 释广闻

千圣头边,星移斗换。八面绝遮拦,打鼓普请看。

偈颂十八首 其三

宋代· 释广闻

一缕烟盖天盖地,一滴水为雨为霖,谁见龙王宫殿深。

关于诗人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