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丞

宋代· 陈宓

人物方今正眇然,哦松依旧志逾坚,
宁为鸡口羞牛后,孔圣从来耻孰鞭。

寿龚国太

宋代· 陈宓

三朝十国锡封频,八帙华龄岁律新。
膝下平分千里月,门中浑作一家春。
已将相业传诸子,更喜闻孙早有人。
岁挹壶山入壶斝,寿溪衮衮寿杯醇。

和方机宜

宋代· 陈宓

绝顶樵翁总是仙,花红草绿自年年。
琼楼玉宇成虚诞,盘石长松足醉眠。
小窦偏能施雨泽,深崖常恐出云烟。
游人合作宿山计,家在孤城返照边。

送黄帐干之江西任

宋代· 陈宓

黄君真可人,乡校久推许。
文词波涛翻,劲气金石沮。
危言奉大对,考官不敢取。
五十尉南邦,声名塞漳浦。
闾里喜过从,未听沧洲雨。
于何舍我去,游宦大江浒。
吾闻江西民,自昔号贫窭。
迩来公私匮,孰能明取与。
君今佐使长,贤明可进语。
地要连边淮,洞深要摩抚。
郑公有成规,士饱始御侮。
同僚得乡彦,灯窗饫勤苦。
崇台共经纶,数郡足机杼。
竱心爱民力,西顾宽当宁。
行行谨勿迟,赤子方仰乳。

岭上见梅

宋代· 陈宓

桃溪蜂蝶醉红裙,度岭冰姿尚卧云。
不独山川限闽浙,由来天意亦区分。

八三侄借半山诗因以示之

宋代· 陈宓

我读半山诗,瞠乎不可及。
风骚融老腹,取次有摄拾。
清放太白章,悲壮杜陵集。
争雄而竞秀,鼎峙高页岌。
譬将云作锦,绚烂那得袭。
又如月长新,纖圿不可入。
山川谢佳丽,风雷怯呼吸。
想当下笔时,会见真宰泣。
惜哉有此奇,孔室未许入。
当时死翰死,颜孟庶并立。

谢无碍菖蒲

宋代· 陈宓

荣枯无异态,幽寂得长生。
只待天河水,犹嫌玉井冰。
松筠差少事,兰郁已多情。
独爱禅窗寒,客时几独凭。

贺权郡雨应祷

宋代· 陈宓

衡山开霁雨回风,正直心期自感通。
顿使沾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诚中。
谁知忧国丹心在,不与农夫喜色同。
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王主簿右州某日思其归因见黄华动渊明之兴方

宋代· 陈宓

梦魂何日不家山,底事淹留数月问。
忽见黄华羞泛酒,渊明心事若相关。

春暮书房

宋代· 陈宓

春晴无十日,秉烛亦须游。
冷笑鲰生面,黐粘蠹简头。
方殚义理乐,蚤觉鬓髯秋。
几欲抛书坐,痴成不自由。

题清隐祠

宋代· 陈宓

高标千载有谁攀,风雨祠堂尚一间。
寄语当年詹令尹,吾今亦欲早归山。

和方丞

宋代· 陈宓

平生笔健足神奇,况复高怀与古期。
台阁风流今贰令,不妨时出解颐诗。
关于诗人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