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源岭

宋代· 陈宓

此是辞家第几程,道由剑岭出峥嵘。
上穿密霭闻天语,下领浮云作雨行。
千仞直从人面起,一尘不向马蹄生。
虽惭仁智粗知乐,憩听疏松夹水声。

延平得雪

宋代· 陈宓

连年疾疠缘何事,只为天时太暖生。
今日六花初献瑞,定知田里顿身轻。

和方机宜

宋代· 陈宓

侵晓同穿紫翠寒,轻云随步去仍还。
谁言滨海无多地,着得擎天有底山。
空阔望中愁目短,险巇历尽觉心顽。
石田樵汲真堪絬,岂惜疏茅结一间。

题冰玉堂

宋代· 陈宓

此是刘君处士家,茅檐犹想旧横斜。
我今添着朱夫子,薄祀秋初荐水花。

送刘学录之建阳

宋代· 陈宓

马蹄千里踏春风,为爱河阳制锦工。
首重儒宗新像设,不妨特地拜文公。

南剑值雪

宋代· 陈宓

一夜茅檐冻雨声,晓来千岫照人明。
真同煮海盐花瑞,不见因风柳絮轻。
游子不愁衣短薄,农夫剩喜岁丰成。
竹篱草舍犹堪赏,况映镡津一水清。

过盘龙寺

宋代· 陈宓

刺眼烟光聚野堂,无风荷叶自生凉。
幽人到此心先解,不动边头白鹭行。

次方云台韵

宋代· 陈宓

泉石膏肓世欲忘,扁舟更溯寿湖光。也知他日持荷橐,不似闲时制芰裳。

雨后尚馀新稻熟,风前偏觉荔枝香。人生有禄亲头白,万石何如宦本乡。

读史

宋代· 陈宓

子房真男子,五世相韩国。
父死未及仕,不受暴秦辱。
家僮三百人,求客不顾族。
持说说项梁,立成宗社复。
梁亡羽不遣,事汉羽亦覆。
眇然一身微,两暴以足蹴。
由来蚤学礼,大义灭私欲。
俯仰既无愧,何须真辟谷。
遂令万世后,叹咏长不足。

甘寝

宋代· 陈宓

甘寝不易得,何人不贪睡。
所以八尺床,惟贤始无愧。
万钟固可乐,中夜或兴喟。
谁谓颜巷贫,至宝赏所萃。

和傅寺丞竹隐之什 寒碧

宋代· 陈宓

仙翰洒壁间,风雨来天外。高词写爱景,妙趣几人会。

阶庭富桂枝,叶叶秋不坠。

和东海题云松岭书堂

宋代· 陈宓

百尺长松带碧萝,杜溪深锁蒋洋坡。
一堂来作群山主,四牖分盛好景多。
书卷不须扃户读,诗翁频许杖藜过。
一生心事何难足,更与前湾月半簑。
关于诗人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