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古杉于刘坑

宋代· 陈宓

刘坑有嘉木,根柯炼青铜。
云是昔参天,森环梵王宫。
陵谷欻迁改,风雷行地中。
于今五百载,渔父忽相逄。
没渊直下觑,初惊睡骊龙。
玩狎始一探,光怪万仞虹。
百夫共引绠,娄断如飞蓬。
一出千寻底,昂然势摩穹。
伊谁扶大厦,此具信足充。
拟用作津梁,阻滞断可通。
斧斤一暂试,芬芳四随风。
胡为久沈郁,反羡爨下桐。
显晦已千载,有如初植同。
大哉一元气,运用无时穷。
寿此不朽物,会与齐其终。

晓抵埔头就陈氏食

宋代· 陈宓

幸有安闲日,那无自在身。
人如年易老,诗与事长新。
雨霁还佳境,途穷得主人。
驰驱四十里,盘礴县成闉。

寄喻景山

宋代· 陈宓

草堂南望到无因,遥想芒鞋避暑尘。
六月携家玩泉石,大飞惊见此山人。

挽乡守楼宗簿

宋代· 陈宓

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
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

谢雨清水岩

宋代· 陈宓

楼阁重重俯见山,炎风吹雪到窗间。
联镳来此班荆坐,分得高僧半日闲。

延平粹厅十咏·风月堂

宋代· 陈宓

奇哉山水郡,风月以为乡。
何人据其会,胸襟有馀凉。

和傅粹梅岩之什·清浅

宋代· 陈宓

方池凿石似天开,谁把霜英傍水栽。
月白波清无觅处,只知疏影是寒梅。

延平郡学有小阁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叶教韵

宋代· 陈宓

雨过岚光偏澒洞,月来林影更清深。
幽禽忽坠铿然韵,便是天然绿绮琴。

四月下旬见黄梅水栀花

宋代· 陈宓

人间桃李漫春风,流水飞埃过眼空。
谁信黄梅深院静,水栀如玉映群红。

分水岭

宋代· 陈宓

区域瓯闽此岭存,朝来飞雨暮行云。
方今天下车同轨,一水如何强别分。

和方宗教鼓山韵

宋代· 陈宓

盖世功名不染埃,清时尝见赋康哉。
灵源已作千年观,圣相仍曾一日来。
补练元功天上石,燮调和气琯中灰。
崖间尝有数行墨,留与游人抵暮回。

谢刘学录惠诗

宋代· 陈宓

清时自昔有闲人,不独巢由作外臣。
圣宋每容求退士,名公多得自由身。
年将六十仍衰病,才乏锱铢过忝尘。
若待挂冠年事至,伊谁尽得七旬春。
关于诗人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