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签判赴江西任

宋代· 陈宓

洪都称大府,上幕得名贤。
事业三千牍,声名四十年。
民征须力减,酒禁更堪怜。
馀力犹能办,开涂及济州。

南剑鹿鸣

宋代· 陈宓

嘉宾卅七燕公堂,吾道方亨值一阳。
学力早知深孔孟,乡风端可继陈杨。
云霄九万朝天阙,礼乐三千染御香。
老守尚能观盛事,春深节时喜如狂。

谩题

宋代· 陈宓

胸襟但贮五千卷,意虑曾无分寸私。
叹老嗟卑真浅士,古人心事有谁知。

和喻景山赋梅韵

宋代· 陈宓

质白偏能照玉船,体轻终爱舞蹁跹。
眼前欲赋半妆额,梦里须携五色掾。
愁对素蟾寒寂寞,故烧红蜡暖清娟。
寄声青女休相妒,不学海棠酣夜眠。

初到延平会四邑宰

宋代· 陈宓

是邦凋瘵古来无,只为从前有羡馀。
第一切须除此弊,庶几民力少能舒。

登蓬莱山谢雨

宋代· 陈宓

师座慈山几百春,精神长是念斯民。
我非济旱为霖手,合作岩隈洒扫人。

延平郡学有小阁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叶教韵

宋代· 陈宓

炎空长学两冥冥,况是清风足底生。
赖有诗人解模写,丹静端的貌难成。

和傅粹梅岩之什·梅开

宋代· 陈宓

人间飞叶送残年,篱落逢春此地先。
虽有柴门无鏁钥,唐时竹洞岂其然。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锦步障

宋代· 陈宓

白传落草堂,茶果替鱼肉。
不妨天与富,锦绣以为谷。

挽陈通直

宋代· 陈宓

一门盛事更谁同,四代班衣八十翁。
有子可传医国术,在家还著活人功。
平阳遗爱千年远,有道新碑百丈丰。
愧我无因陪执绋,只将双泪寄西风。

和方宗教鼓山韵

宋代· 陈宓

胸次崔嵬绝点埃,山光玉色两佳哉。
官闲却得身栖宿,岩迥惟闻鹤去来。
定处华鲸催石磬,眼前茗碗伴炉灰。
高情一出樊笼外,逸驾飘飘未拟回。

和郑自正长官

宋代· 陈宓

读书尚友古人贤,一日逢君胜一年。
可叹常时成独学,喜于今日得师传。
身居吏鞅供尘底,心在风云沂水边。
虽有溪山供一笑,不容忙里寄诗篇。
关于诗人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