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郑元祐
玉峰深隐汉川君,安稳书巢卧白云。天禄校书儿辈在,青山留为客书裙。
少林山里雪漫漫,谁复将心与汝安?近日师林寒彻骨,冰花吹满碧琅玕。
潮落空城谁重过,犹馀里耳听鸣珂。襄阳耆旧知谁在?江左风流不厌多。
自见石麟眠枳棘,长闻蜀魄叫松萝。野梅开尽西湖雪,万斛春愁奈尔何。
户外梅花落峭寒,窗前银烛剪更阑。贾生只为忧明主,华发萧萧镜里看。
紫芝眉宇凤麟姿,自是文章百世师。何必凌烟画冠剑?云仍翼翼奉烝祠。
奚官浴马试与骑,一匹受鞍一匹嘶。房星之精四飞去,昭陵风雨夜凄凄。
为爱中庭月一方,坐看河汉转苍苍。山河影在无圆缺,漏刻声中有短长。
灵药杵风金兔伏,桂花霏雪綵鸾翔。广寒原是栖真地,歌引霓裳入醉乡。
延陵陈母具柔慈,训子成名鬓亦丝。楼护起家元自蚤,冯勤补衮不嫌迟。
旨甘每却熬波味,燕飨长怀剪发思。未拜恩封先已没,后来阡表有馀悲。
北辰众星宗,列宿环共之。斗杓指其方,生始悉所资。
万卉春芃芃,至秋悴如期。蠢动罔弗然,辟翕启闭随。
静观造化理,在人岂其遗?君象实有类,万古成纲维。
典午渡江后,盗臣接迹起。由其创业初,所事不以理。
温公成通鉴,善恶悉就纪。心画既严正,形见在藁纸。
藁盖人所忽,敬慎不少弛。固宜公之心,天地同终始。
岱宗高入帝青寒,策马东归不厌看。一变便兴周礼乐,两生那识汉衣冠?
雨休树下碑仍在,云起封中玉未刊。更上灵光殿基望,冥冥鸿鹄有修翰。
已佩官箴肃,人推吏议精。笔锋回雅道,经术谳疑情。
孝悌居无忝,公廉志夙成。家移山郭住,禄代石田耕。
晚谢芜湖幕,恩留槜李城。湖山容佚老,篷藋足逃名。
藉草抛书卷,看云把酒觥。阳坡秋种菊,画舫夜弹筝。
既已忘荣辱,方知外死生。巉巉墓头石,百世保庥贞。
郑元祐(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