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郑元祐
文皇南面日,刘楚北游时。抗疏三公府,高名四海知。
近臣推得士,公论果无私。坐置昌平策,归寻后土祠。
仲容为侄好,王述岂人痴?骥子难笼络,鹓雏足羽仪。
气纡商女怨,赋解洛神悲。淮左辞攀桂,商颜罢茹芝。
长裾今已曳,好爵固应縻。送子难为别,西门折柳枝。
父作更生灵,儿为命世英。西州睹威凤,南国剪长鲸。
不厌朝廷小,终扶日月明。诛蚊赋重录,妙墨冠时名。
华发垂垂到鬓髾,青春故故把人抛。生同失木狙分芋,不及知风鹊有巢。
楚泽生涯千树橘,杜陵破屋几重茅?此时归老南山下,不梦朱干舞玉梢。
光岳英灵盖世雄,九天象纬贯心胸。六经文字关时运,韩柳孙丁又及公。
凤举不铩翮,龙腾不伤鳞。由来贵显者,定异寻常人。
公昔令乌程,溺水已没身。河伯急扶出,体完气仍伸。
公后践台鼎,潭名此其因。山厚玄豹伏,水清白鸥驯。
怀公莅立处,云木青蓁蓁。赵侯或公馀,濯缨鉴渊奫。
桐始华桐花,开向荆溪之水涯。溪声长绕孝侯庙,桐阴尽覆吴生家。
吴生家藏烧墨法,传自李潘久益嘉。瓦沟爇膏火,蕴灺穗结葩。
日扫桐花之烟三万石,鬼物守护无疵瑕。千杵万杵白兔臼,麋鹿捣胶无夜昼。
制成龙香古圭璧,玉刚金精石同寿。奚老然松松化石,潘痴坐井井裂甃。
二子却扫桐花烟,生也与之谁后先?墨成飞上通明殿,红云一朵捧宫砚。
试之漆黑劳磨研,吴生姓名等潘李,肯让诸蒲先著鞭?
委身竹素间,义理费考寻。巀嶪泰华高,浩瀚沧溟深。
涉之远无津,举之力难任。不如反诸己,求诸圣贤心。
成汤警日新,大禹惜寸阴。纷拿试屏绝,请鼓无弦琴。
因之忘肉味,太古寥寥音。
太末溪头送夫婿,祝郎战胜早归来。龙光暂漏金闺籍,鸾影先分玉镜台。
儿女泪痕宵泣血,杯圈口泽岁兴衰。它年墓道焚黄日,铭碣悲凉首重回。
障面无嫌京洛尘,一丛兰蕙出冰轮。只疑大地山河影,不照沅湘有逐臣。
娟娟月出敬亭山,曾照书声竹树间。澹墨何须题雁塔?扁舟先已过龙湾。
仙人观阙云端见,帝子笙箫月下还。水驿花开笑相问,澹波谁似白鸥闲?
忆昔苕溪登径山,童孩无识空跻攀。但见五峰削玉倚天外,兼闻众木戛乐下云间。
振威何人喝石裂?行脚有僧挑月还。神龙依禅井水立,杜鹃啼血春花殷。
孤烟中分白窈窕,一雨忽洗青崭颜。何时复至旧游处?行踪应有苍苔斑。
愿从师去不可得,起看萝月空湾湾。
谁鍊红炉雪,晴云几面旋。六花吹作乳,两腋欲成仙。
苍璧龙鳞舞,松花蟹眼圆。如何鬻白石?一味舌头禅。
郑元祐(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