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初志

宋代· 释守卓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宋代· 释守卓

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曹源有个痴禅人,解道一生数不足。

数不足,不属金石与丝竹。等闲一拍五音全,直道如弦已曲录。

从教岁去年来,依旧山青水绿。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宋代· 释守卓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三

宋代· 释守卓

旷大劫来没作做,今日非新昨非故。回光暂借瞥时间,豁见长灵名得度。

偈十九首 其九

宋代· 释守卓

劝公一,识取心王万事毕。六尘堆里拾得来,历劫元来未曾失。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

宋代· 释守卓

我省老师未尝病,汝行亲省病老师。汝我同门无异路,彼彼步步不相随。

肯谓长行无伴侣,正宜念念念在兹。我惭塞责成拘局,心虽默堂身远离。

尔能急义重去就,身心俱往更由谁。千里龙山不日到,归心犹恐锡飞迟。

无病病师力奉侍,不亲亲者真其资。双溪幕阜不相远,一往一来皆妙期。

赞三祖

宋代· 释守卓

白衣受道,瘥病非药。无欠无馀,有锤有凿。觅解脱门,汝为谁缚。

偈二十四首 其六

宋代· 释守卓

开眼即迷,闭眼即错。古佛巴鼻,何处摸索。

赞六祖

宋代· 释守卓

驾白牛车,受黄梅印。没体归神,当机发迅。真轨无差,坤维大顺。

衣止不传,法唯自信。曹源一滴起滔天,千古南宗谁独振。

答问颂五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偈十九首 其十

宋代· 释守卓

释迦掩室,过犯弥天。维摩杜词,自救不了。如何如何,口门太小。

偈十九首 其一

宋代· 释守卓

年来乍住甘露,痴钝无可作做。刚被王官差排,业缘无能回互。

祇得逐浪随波,从教诸方流布。门前旋买新盐,瓮里有些陈醋。

来者觅茶与茶,大似虽贫而富。更问祖师西来,老也得住且住。

关于诗人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