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阁旧名拾青郡守王藻以余寓居易名来仙

宋代· 邹浩

仙宫岭下来仙阁,太守更名为我来。来既有时归有日,泠然从此御风回。

登建隆回呈俞秀老

宋代· 邹浩

瘦骨崚嶒耸碧峰,应缘曾住大明东。道吾埋没今何处,少室分张昔已空。

殿阁不移秋际影,松篁犹韵晓来风。为人彻困无人解,借问三生庞德翁。

次德符湖光亭之什

宋代· 邹浩

平湖泛日月,清光渺无端。并包入眼界,危构何轩轩。

轮蹄隘行路,逸步谁与攀。只应空旷中,缥缈飞神仙。

我心本虚室,朝市成青山。居然发馀照,妙用同一天。

凭栏岂无人,杯盘争击鲜。

铜池

宋代· 邹浩

匀叠滩头碎石,满添江面清流。聊向个中儿戏,不知何处尘浮。

次韵答詹成老谢密云龙之什

宋代· 邹浩

龙凤小团分禁户,往往称珍减前语。元丰天子妙风雷,万古埃尘洒新雨。

壑源春贡识此心,不比豫州常枲纻。卿云密密拥蜿蜒,御府仅能千百数。

匪颁台阁裁几人,恩逐味增沦骨髓。帝乡仙去鼎湖空,井閟閤门犹玉乳。

龙髯虽在龙莫形,只有云留瑞民伍。叶家所得最非常,好事殷勤始容取。

故人分赠不遐遗,怜我哀摧病方瘉。莆阳英爽杳难攀,品目纵横谁捍禦。

仰惟笔削到茶经,亟以将诚归许与。诗来寒谷歘然春,坐觉辉光满禾黍。

次韵端夫闻江北水磨

宋代· 邹浩

万事根本初难明,声之所发由声声。不有智者抉其□,直如宝剑埋丰城。

风生风济孰嘘吸,制作解成琴与筝。

矧兹江汉泻荆楚,含桃初熟飞流莺。波涛暗逐岁月长,激激滩际春雷谹。

白沙湖边更湍急,五磨因缘资养生。城中鞭驴喘欲死,亦或人劳僵自横。

借令麦破面浮玉,青蝇遽集争营营。乃知此策最长利,朱墨岂复嗤南荣。

天轮地轴骇昼夜,彷佛飓扇吹苍瀛。

游江夫人俨然坐,蛟龙不动如石鲸。只应神物亦持护,我辈何妨双耳清。

送察推贾时以通直郎致仕还荆南

宋代· 邹浩

秋声起庭端,索索故时语。几人清镜中,鬓发默自许。

东邻坐长叹,曰此非吾所。平生困一官,湎若醉醪醑。

幸今豁然醒,可以事高举。田园熟瓜芋,茅茨庇风雨。

向来避席人,把臂相尔汝。年光虽云暮,犹足送寒暑。

斯言不浪酬,即日去幕府。我惟尘世浮,贵贱等逆旅。

宽为百年期,形骸一丘土。夫君脱身还,岂不知所处。

行矣数珠功,青天走龙虎。

招俞清老并简康远禅师 其二

宋代· 邹浩

欲知何处是生缘,问取维摩室内天。渠若口钳无答语,竹西坚卧许安全。

送李师聃祖道长官赴衡州耒阳令

宋代· 邹浩

视国如视家,爱民如爱子。秉心金石坚,古人概如此。

今人亦古人,但患物转徙。遑遑声利间,自不明本已。

安能使元元,一以父母比。问其所居位,广分国百里。

问其所食禄,尽出民骨髓。奈何莫之思,颠倒以为是。

祖道于今古,问学妙穷理。内重外物轻,识者久叹美。

宰制得耒阳,何啻牛刀委。导达圣主恩,千仞决溪水。

雨旸随指呼,丝谷饫邻鄙。明神实听之,日夜介福祉。

君虽不求通,轩冕自难已。工部有英灵,吾知为君喜。

送章显父推官改官

宋代· 邹浩

高堂夫人九十馀,一子晚方趋仕途。前年封邑非子致,更待子荣新命书。

子纡墨绶来汉东,百里气和年屡丰。声名籍籍动群耳,还似当时诗赋中。

诸公欲默安得已,争溯日边飞荐纸。拔身左选归尚书,摅发平生从此始。

摅发平生从此始,未足为子增欣喜,所喜荣亲有期矣。

郡邑疏恩寿齯齿,斑衣儿啼奉甘旨。

追凉晚步邂逅张云卿王文辅王子正三进士同行

宋代· 邹浩

巷僻门多掩,鸡豚散不收。后先携众士,笑语入汀洲。

太尉庙前面,冠芝亭上头。旷然无障碍,谁羡尔公侯。

梦阎求仁

宋代· 邹浩

朱衣象笏肃宾阶,平昔襟怀向我开。犹恐孤根自摇荡,故传好语梦中来。

关于诗人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