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 其六

宋代· 释德洪

履稀瘦处却知肥,间物须防狱治之。虎穴魔宫同止住,寒灰枯木是男儿。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十一罗怙罗尊者

宋代· 释德洪

闲提数珠,背坐危石。捉锡山童,越树而剧。象衔藕花,来献法供。

六根妙同,鼻能致用。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南亩头陀施毒手,北山道者起慈心。解于粪扫堆头笑,拾得茸穿穴鼻针。

王表臣忘机堂次蔡德符韵

宋代· 释德洪

风埃九陌吹冠巾,冻蚁旋磨无富贫。忧患著人骨肉隔,奔势熏天吴楚亲。

何妨社栎神其拙,壑舟不暇供岁月。句法不医霜鬓秋,迩来览镜茎茎雪。

蔡侯大家言不诬,笔端五色图空虚。酒阑耳热题诗处,豪放超逸先锋车。

古来百局坐奇智,并头暗中争射利。对人含笑真含沙,幻影浮屠同一世。

世味甘于涴蜜刀,舐之割利那可逃。痴儿坐守忘啼哭,乃欲避就空勤劳。

君看秋风秀江叟,枯木形骸外尘垢。屋下沙鸥交友同,耳边胜利蚊雷吼。

水光绿静山青葱,意行回反遭路穷。莞然一笑答山谷,忽见幽林小径通。

我诗赠君无杰句,碧湾明月不可取。游人欲上忘机堂,请哦蔡侯醉时语。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三首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赤河沙泉自吞吐,北崦疏钟答南坞。凭栏试诵鹏鸟文,洛阳少年亦翘楚。

当时七国犯谋议,睢阳不复闻鼙鼓。时更事往空流水,豪魂英魄知何处。

金华衲子如玉清,温粹愈恭如履虎。明章秀句出仓卒,慷慨山川吊前古。

篇篇秀发春欲酽,便疑造化毫端住。不须众口誇昼公,苕溪君作中兴祖。

李伯时画弥陀像赞

宋代· 释德洪

以慈为室,以忍为衣。法空为座,示同体悲。四十八愿,为世所归。

如日没时,鸟接翅飞。大哉甘露,妙法总持。令我观门,洞开坦夷。

谛见自心,妙绝知思。是皈依处,真不思议。律我意马,使不妄驰。

光明现前,见白莲池。不假中阴,屈伸顷时。欣然化生,如八岁儿。

何以至此,请审思之。皆我精进,想力所持。稽首妙湛,不动巍巍。

令一切众,绝痴暗疑。有同愿者,但瞻导师。脱然蝉蜕,出五浊泥。

次韵题颙颙轩

宋代· 释德洪

睡觉飞蚊绕鬓声,读书偏爱小窗明。梧阴满地方隐几,想见搜诗毛骨清。

谁教风鉴在人间,眉宇渊然如鲁山。指点虚无数归雁,摩挲香滑写琅玕。

旧闻五色笔如椽,平生醉里傲羲轩。登轩不解颙颙意,幽鸟自啼华不言。

贾生忧鵩入其居,子美亦遭牛酒污。仙郎兵卫森画戟,风调特与前人殊。

杖屦相从年可忘,不羞蒹葭玉树旁。青眼特开浮世少,白头相逢故意长。

尚记垂髫秀发时,神彩不异崔宗之。此生流落天一角,敢料长沙再见期。

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八首 其七

宋代· 释德洪

明白庵前路,辛夷树已花。窃香知犯律,匹练墨翻鸦。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五诺距罗尊者

宋代· 释德洪

树亦求法,身当床坐。鹿有施心,供以山果。雪眉许长,舒绾在我。

默而识之,未用惊破。

次韵题云峰齐云阁

宋代· 释德洪

绿玉霜筇喜自提,芒鞋初试得攀跻。欲穷深谷一区胜,更上齐云百级梯。

物外名山长好在,人间乐事自难齐。遥知太息出山去,一笑无人悟过溪。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六根清净精进力,二热消亡法供真。舌本青莲香不歇,色身三昧现尘尘。

吴子副送性之诗有老子只堪持蟹螯之句因寄之

宋代· 释德洪

秋来残暑犹顽赖,推挤不去吁可怪。哦君妙语齿颊清,冰壶照人吐精彩。

绝知此公风味高,想见尊前持蟹螯。说禅不用朱藤杖,看月却披宫锦袍。

大藩衣冠蔚城市,君所过从天下士。忘怀一笑饯年华,醉里千篇是生计。

相知何必盖须倾,此语荒唐却甚真。人生怀抱要磊落,他年相逢是故人。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