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峰杉径

宋代· 朱熹

盘回山腹转脩蛇,横入中峰小隐家。好把稚杉缘径插,待迎凉月看清华。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四 栖贤院三峡桥

宋代· 朱熹

两岸苍壁对,直下成斗绝。一水从中来,涌潏知几折。

石梁据其会,迎望远明灭。倏至走长蛟,捷来翻素雪。

声雄万霹雳,势倒千嵽嵲。足掉不自持,魂惊讵堪说。

老仙有妙句,千古擅奇崛。尚想化鹤来,乘流弄明月。

挽陈检正 其二

宋代· 朱熹

忆昔都门道,光华辱宰卿。丁宁话盐筴,纤悉见民情。

一别惊时论,三年想颂声。祇今空老泪,难使浊河清。

西郊纵步

宋代· 朱熹

西郊一游步,极目是秋山。积水群峰碧,清霜枫树丹。

故园心不展,投策讵能闲。且适平生意,无令双鬓斑。

次韵潮州诗六首 山居即事用叠翠亭韵

宋代· 朱熹

世情日以疏,庭树日以密。我心自悠悠,两忘喧与寂。

门开山叠翠,雨罢云绝迹。天涯此兴同,万里寄消息。

万安遇长沙便欲附书不果

宋代· 朱熹

长沙一别两悠悠,梦想清湘带橘洲。欲寄行人数行字,行人不作置书邮。

奉和子服老弟黄杨游岩二诗 其二

宋代· 朱熹

游洲岩下水泠泠,枕石何妨梦里听。要与他年成故事,谩寻幽处著新亭。

次韵择之怀张敬夫

宋代· 朱熹

往时联骑向衡山,同赋新诗各据鞍。此夜相思一杯酒,回头犹记雪漫漫。

忆斋中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高斋一远眺,西南见秋山。景翳夕阴起,竹密幽禽还。

赏惬虑方融,理会心自闲。谁料今为客,寥落一窗间。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二 敬义堂

宋代· 朱熹

高台巨榜意何如,住此知非小丈夫。浩气扩充无内外,肯誇心月夜同孤。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四

宋代· 朱熹

渡淮诸将已争驰,兔脱鹰扬不会期。杀尽残胡方反旆,里闾元未有人知。

示西林可师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身世年来欲两忘,一春随意住僧房。行逢旧隐低回久,绿树莺啼清昼长。

关于诗人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