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天骄得意任驱驰,太岁乘蛇已应期。一夜旄头光殒地,饮江胡马未全知。

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何处飞来薝卜林,老枝樛屈更萧椮。凄凉杜老江头句,坐对行吟得自箴。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四 落星寺

宋代· 朱熹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挽陈检正

宋代· 朱熹

厚德高贤躅,清名起懦襟。承宣几年最,明恕一生心。

势屈飞腾晚,忠存献纳深。忽骑箕尾去,陵柏为谁阴。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九

宋代· 朱熹

以兹游览富,翻令怀抱伤。谁哉可告语,举俗昏且狂。

乾坤有真心,日月垂休光。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

次韵潮州诗六首 山丹

宋代· 朱熹

昔游岭海间,几见蛮卉拆。素英漙夕露,朱蘤烂晴日。

归来今几年,晤对祇寒碧。因君赋山丹,悦复见颜色。

奉答景仁老兄赠别之句

宋代· 朱熹

古人一去心不传,举世谁复知其天。奔趋嗜欲名利境,浩荡势若飘风旋。

嗟予慨此其已久,矧复痼疾霾云烟。禅关夜扣手剥啄,丹经昼诵心精专。

十年齐楚得失里,醉醒梦觉今超然。迷心昧性哂竺学,贪生惜死悲方仙。

如何懒惰行不力,日月逝矣羲和鞭。祇今已□远玄象,羡子正似方来川。

何忧功名与事业,但要溥博而渊泉。不见君家鼻祖开圣学,照耀今古书三篇。

次韵择之见路傍乱草有感

宋代· 朱熹

世间无处不阳春,道路何曾困得人。若向此中生厌斁,不知何处可安身。

奉和子服老弟黄杨游岩二诗 其一

宋代· 朱熹

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羡君柱杖年年去,饱看人间万顷秋。

忆斋中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蟋蟀乱秋草,故园风露深。何因不归去,坐使百忧侵。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一 野塘小隐

宋代· 朱熹

传得希夷九卦图,归来不复梦荣途。野塘竟日无人到,读尽床头种树书。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雪拥貂裘一马驰,孤军左袒事难期。奏函夜入明光殿,底事庐儿探得知。

关于诗人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