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日发广州海上作

近现代· 黄节

海上春寒千里雨,未忘炎瘴在南州。
隔宵天气随人变,作舞蛮歌解客愁。
晓日生云如久暝,远帆将鸟近旁洲。
眼前岂有安民策,多谢群山阻去舟

园坐

近现代· 黄节

榆柳阴森荷芰香,暑风回暝作吹凉。
已占北候交中伏,易复先秋换一霜。
恶饮孰知吾病渴,去人时见鸟归忙。
未能静遣今宵意,隔坐闻歌兀自伤

哭瘿公

近现代· 黄节

论诗畴昔本寻常,今日回头辄可伤。
十载郡斋相过地,数竿檐竹已成行。
老逢国乱君先免,溘至秋分(君逝日秋分。
)露更苍。
莫说平生康济愿,区区文字恐流亡

七夕

近现代· 黄节

苦忆秋宵旧日诗,如何怀抱异当时。
不殊儿女灯前语,独有悲欢老去知。
乍雨乍风过此夜,一年一乱似佳期。
人间尚作天河梦,尽向梨园曲里窥(是夜各园皆演天河配一剧。

九日游万生园坐豳风堂作

近现代· 黄节

荷枯菊晚柳芸黄,坐负佳时守此堂。
西上一楼凌磴道,旁罗万树对回塘。
曾波已止犹叹逝⑴,四海无归可望乡。
意与水禽秋浴淡,不凭高处过重阳

崇效寺对牡丹作三首 其一

近现代· 黄节

十年一梦似樊川,今日看花更惘然。
雪里追欢常烛尽,楼头重见在春先。
抚时慨叹吾何及,着语芳菲意莫传。
惟有旧邻栖凤地,绿阴连树屋东偏

寓斋雨中

近现代· 黄节

一雨芭蕉偃蹇存,故留深翠覆墙根。
晴连密竹凉生瓦,晚爱馀花寂闭门。
数日积阴能敌暑,小园吾事更添樽。
旁人已笑先生懒,自谓平居在不言

枯荷(四叠韵)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 其一

近现代· 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
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
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曦。
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江干与宾虹视曼殊殡

近现代· 黄节

一棺江舍未经时,冒暑来寻或有知。
已负死生元伯语,所哀尘露步兵诗。
尺书病革犹相问(曼殊濒死,属高剑父报书与余),晚岁楼居不可期(十年前,与曼殊同居江上藏书楼)。
只有茫茫忧患意,乱蝉斜照共衔悲

逭热和瘿公敷庵

近现代· 黄节

暑雨方晴潦已深,骄阳忽放世难任。
树阴当屋不齐瓦,蝉噪无风欲杀金。
秋伏人言如虎渴,井寒吾意与泥沉。
城南晚有寻幽地,只为贪凉一动心

安陵

近现代· 黄节

安陵柳色带斜晖,未尽春光恋客衣。
早与牡丹成后约,载言羊石已重违。
停车戒驿同离夜,有盗防行出近畿。
只为前途计安稳,看花迟我一朝归

关于诗人

黄节(1873—1935),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黄节频频撰文抨击,致遭忌恨。此后,不再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后曾担任过一年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兼通志馆馆长。因对时局不满,在1929年辞职,仍回北京大学,同时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1935 年1 月24 日在北京病逝,归葬广州白云山御书阁畔。黄节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楼诗》2 卷,作品风格既有唐诗的文采风华,又有宋词的骨格峭健,刚柔并美,人称“唐面宋骨”,其中七律尤为出色。著有《诗学》《诗律》《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