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客住

近现代· 汪东

镫花吐。
怪佳占、宵来频见,果是音尘,相接朋簪欢聚。
曲径来寻静石,草引幽步。
况比兰亭多茂竹。
爱清阴茅斋,正当佳处。
乳瓯举。
动隐隐瓶笙,茶烟微缕。
还羡风神玉映,闲挥尘麈。
怎向飙轮激电,再三催去。
渐蓝凝眺回就枕,纸窗畔、绕枝怕有鹃诉

尉迟杯 尉素秋来视疾,因述金陵旧游,既去,作此寄之

近现代· 汪东

废登临。
下霜叶、叹息秋渐深。
残螺点染遥岑,如笑我老难任。
摊书未成,睡倦枕欹,寂历少知心。
嗟此意、欲说还休,数行低雁沈沈。
■暮步屧相寻。
乍轻飞温语,已散烦襟。
仿佛精庐开白下,夜阑同赏药抽簪。
如今待、收聚豪端,画那时、笠屐北湖阴。
几人更、白首扶携,但消沈醉狂吟

探春令 □稚柳折枝胡蝶,为百年题

近现代· 汪东

小桃含露海棠烟,带生香拗(作平。
)断。
细思量、猩色屏风畔。
也曾惹、云鬟乱。
谢家池沼春谁管。
把丹青閒看。
最怜他、胡蝶眠香惯。
错寻认、当时伴

杂拟词 其四 蝶恋花·拟少游

近现代· 汪东

紫燕黄鹂相对舞。
只送春归,不解留春住。
试问春归应有路。
平芜绿到天低处。
十五盈盈楼上女。
慵理残妆,窥镜还私语。
家在江南归不去。
此生恐作天边絮

卜算子 余屡和稼轩词题画,人多传之顷有言家藏旧画,似是文君当垆者,意欲乞题。因再用韵

近现代· 汪东

接踵有萧曹,并世无杨马。
才调相如未必难,难得怜才者。
尘满凤皇弦,霜冷鸳鸯瓦。
不解垆边共白头,枉赋长门也

蓦山溪

近现代· 汪东

朝来移枕,稍近南窗卧。
分付卷湘帘,须搭在、阑干侧左。
帘犀高押,不碍好花枝,凝宿露,飏微风,百和闻香过。
园丁惊问,一径苍菭破。
转向竹篱边,看揉碎、红英数朵。
攀条细认,定有摘花人,花插鬓,又何妨,因甚轻抛亸

两同心 重五后二日庆尹默六十寿

近现代· 汪东

系缕销兵,馔蒲蠲老。
只缘得、美意天成,会长驻、朱颜年少。
喜年年、旅雁盟鸥,酌酒相劳。
别有雅怀清峭。
庶余能道。
校禊帖、茧纸双钩,歌解愠、薰风时操。
想枝头、蜡蒂轻盈,也应同笑

杂拟词 其十三 更漏子·拟碧山

近现代· 汪东

爇金炉。
围绣幄。
閒展小屏山幅。
桃脸破,杏妆残。
单衣怯晓寒。
前时节。
匆匆别。
戍角频年吹彻。
香叠垒,燕调雏。
人还如燕无

雪月交光 山矾,俗名七里香(用刘一止韵。)

近现代· 汪东

共水倦委佩,素女褰裳,萦回如舞。
李榭春空,试小园閒步。
密缀珠钿,眩生银海,映晓光疑雾。
七里闻香,犹应未肯,岩花为侣。
堪笑陈宫,后庭荒宴,狎客歌吟,浪夸琼树。
寒月笼沙,问酒家何处。
异代风流,正输山谷,伴客中尊俎。
清夜端相,冰魂雪魄,有人重赋

内家娇 大壮、匪石各以新词赋恨,余生离死别兼而有之,感怆继声,情不能已

近现代· 汪东

彩剪钗幡,螭盘金纽,尘影梦痕难继。
凄迷夜雨,摇荡东风,乱扑花枝红坠。
绣线帖残臂粉,金炉篆销心字。
问半生、最有江淹恨赋,消遣何自。
故里。
繁华情远系。
正菡萏吹香气。
想吴船清事。
又老柳萦肠,怒波涨泪。
绕枕虫声如语,排云雁书谁寄。
伫追逐、落日扶桑,漫教一味愁悴

汉宫春 与客话江浙近事,并及太湖之胜,慨然有作。用稼轩白石蓬莱阁韵

近现代· 汪东

石壁精庐。
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
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
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
尘世事、不烦推校,马牛一任人呼。
又说东征西怨,是谁傒我后,后至其苏。
万方政尔一概,吾道非欤。
山头歌乐,听松篁、交奏笙竽。
也胜似、吴宫月冷,宵来重唱栖乌

凄凉犯 如社星散,半樱、霜厓诸子相继下世,匪石有感怀之作,同用白石韵

近现代· 汪东

石城二月嬉春处,河楼不断弦索。
慢妆劝酒,诗题细字,袖边裙角。
东风太恶。
看花影、随风荡薄。
甚匆匆、吞声去国,生死堕冥漠。
还诧孤身在,感逝伤离,地偏歌乐。
赋秋句好,展新声、共悲摇落。
听雨挑镫,想深夜、何曾睡著。
到归时,笛里更与诉旧约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