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拟词 其十一 浣溪沙·拟草窗

近现代· 汪东

平步香阶蹙绣鞮。
笼鹦娇唤小鬟携。
鞦韆微倦日斜时。
比翼巢成金翡翠,丛头开遍雪荼蘼。
撩人閒闷湿珠啼

梁州令 用耆卿韵

近现代· 汪东

睡觉临清晓。
熹微闪,帘初照。
柔肠轮转几曾停,都来一寸,难贮千愁了。
高枝定定莺声小。
宛转情堪恼。
别离无限相逢少。
月缺花残,颜色镜中老

庆千秋 壬午生日,髯公以词为祝,次韵答谢(用宋无名氏韵。)

近现代· 汪东

荏苒芳春,又青旂映柳,绕陌齐飞。
山斋寂寂閒卧,冷落空闱。
当年少、跃马横戈,思效明时。
信道簸扬无用处,虚名真似南箕。
喜捧云谣一曲,胜玉卮倾酿,绣组裁衣。
还当祝公嘏寿,维岳赓诗。
何须羡、鹏背扶摇,同运天池。
看取次、狼星角敛,亿年国颂昌期

塞孤 同尹默,用柳韵

近现代· 汪东

折夫容,乍见年芳歇。
驿柳千条催发。
黯黯销魂唯是别。
凉露下,征程滑。
伤江水、少还流,占镜影、无圆月。
但苍茫里,葭□风冽。
朝倚蜀国城,暮眺吴宫阙。
此恨绵绵难彻。
万一天怜相念切。
应更有、相逢节。
秋径赏、菊为屏,春昼㬉、桃翻雪。
忍良辰、美景空设

徵招

近现代· 汪东

飘然携得林间偶。
寻山更饶佳趣。
杖屐引天风,在峨嵋高处。
竹屏朝过雨。
又岩谷、灵光深聚。
漫忆呼猿,一声长啸,肯来为侣。
容与。
故人心,生绡上、轻飞麝煤匀注。
自是足风流,写君家眉妩。
一编聊倩补。
也休负、柳边张绪。
晚来指、绰约烟鬟,记上清同住

蕙兰芳引 霜降日暄㬉而夜气侵人,作此以遣客思。和清真秋怀韵一首

近现代· 汪东

莎径缭池,晚烟霁、竞喧归鹭。
渐客舍凄清,疏柳曳风尚绿。
拒霜数点,似苣火、高低穿屋。
待半弦月上,放脱钩帘湘竹。
乱叶敲窗,飞霜侵夜,顿异凉燠。
试鸳枕重寻,忘了怨歌恨曲。
巫云摇漾,暂酣心目。
幽梦回,依旧拥衾人独

杂拟词 其三 减字木兰花·拟东坡

近现代· 汪东

芳醪如蜜。
拟待花时同宴席。
扶路寻春。
但觉元规尘污人。
幽香暗吐。
春在无人知处住。
乞取娇娆。
明日携樽过小桥

永遇乐 和东坡韵

近现代· 汪东

离别经秋,此心长怨,迢递天水。
暗数狂悰,有时梦见,门掩金张里。
谁知窗下,寒梅破萼,有分共伊一醉。
兰釭畔、分明照影,转怜恍然如寐。
签鸣漏促,悤悤难尽,当日万千情意。
斑湿筠笺,香销钿合,惟贮盈盈泪。
霜风飞剪,征车催去,替把绣茸亲被。
自今后,悲欢几度,更烦细记

朝中措

近现代· 汪东

劝君休更问樵柯。
万一起沉疴。
世界如棋,反覆光阴,随墨销磨。
从教整顿,醒时痛饮,醉后狂歌。
冷眼不知,今昔蟠胸,自有山河

杂拟词 其十二 虞美人·拟竹山

近现代· 汪东

纱窗一阵潇潇雨。
断送韶光去。
飞来胡蝶扑帘旌。
帘里佳人插鬓有残英。
春愁堆满云笺上。
付与红儿唱。
琵琶纵是旧时弦。
可奈新声哀怨异当年

偷声木兰花

近现代· 汪东

桃腮杏粉俱飘落。
客里清明閒过却。
酒地花天。
桑泊游踪祗惘然。
年年解挽征衣住。
杨柳多情千万缕。
恰又无情。
飞絮随波总化萍

郭郎儿近

近现代· 汪东

院宇深沈,几榻清凉,曾记秋来因病见。
屏畔。
秀影争粲。
留黄妆额宜人,闲话光阴抛绣线。
凝恋。
偶暂温存,便许系惹心眼。
是日重来,春残小阁,景华看尽变。
落花深、隔叶呢喃,绕栋寻巢无旧燕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