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偕叔兄四到云巢

清代· 许传霈

四度看山到上方,天教南北任徜徉。相逢斑白人忘杖,得饱烟霞酒谢觞。

宿雾团成郊树绿,和风吹满野花香。莫嫌此后题诗懒,倚竹当空刻树行。

上元前夕叠韵复棣笙 其二

清代· 许传霈

茅庐赏雪集群贤,小住神仙气运翩。乐事偏饶荒径外,春游待约太湖边。

酸咸世味周寒士,灯火街头学少年。惆怅连朝风雨紧,宵深清冷不成眠。

清明南郊看桃过友成、崇正两书院遗址感赋 其一

清代· 许传霈

南山聚名迹,岁久苦沈湮。有桃芳山麓,络绎招游人。

游人爱春绿,谁能重斯文。藉得徵文献,我辈全其真。

丰碑立道左,风雨泣晨昏。鸿文不可识,手剔藓苔痕。

大书讲学处,成公遗泽存。吾怀东莱子,南宋走浙闽。

北山仁山继,婺学培本根。矧此友成号,赵氏实始振。

从学有乔葛,儒林作名臣。忠如李正节,浩气塞乾坤。

降至倪陈辈,授受实传薪。贤哲集于此,花鸟露精神。

弹指数百载,黍油麦苗新。池清閒澡濯,左右犹逢源。

想见侍坐暇,出入道义门。问碑碑不语,梨花满前村。

至绍城留别宋白楼拔萃

清代· 许传霈

十载名场任是非,塞翁得失早忘机。何期蹇足驱驽驾,偶触新情学鹳飞。

搏虎恐贻冯妇笑,割鸡应惹武城讥。浮家幸有苕溪在,为趁斜风细雨归。

童女叹 其二

清代· 许传霈

囊中探得几青钱,太息双鬟坠俗缘。多少游人忘住足,笙歌一样误青年。

步东郊至卢宅

清代· 许传霈

贪听溪流夹路喧,同人缓步入前村。满郊绿树迎长阪,一带平桥护短垣。

好鸟声声春水畔,斜阳处处远山痕。落花被径无人埽,客到何妨不叩门。

至沪偶病 其二

清代· 许传霈

可怜老母倍乡愁,日日问儿小愈不。勉劝儿尝今日药,床头犹有药钱留。

宾于以游法华诗索和复次原韵纪游

清代· 许传霈

佳日当春秋,酒兵逞潜伏。来自馀不溪,劝我双瑞竹。

摩空尽廓廖,树地誇敏速。下笔涌泉思,寻胜追风足。

高会下菰城,良朋快遐瞩。遥指法华山,秀色朗心目。

太湖吞万顷,渺泛太仓粟。乍系蓼岸舟,齐跻石斗谷。

门前柳荫深,涧底刍薪束。琼宫木犀香,天半飘馀馥。

拾级兴愈浓,枕石云时簇。何人诵贝经,万卷齐梁录。

欲结清净缘,岁月流不复。泉下不坏身,人拜道旁肃。

吐莲随处春,逐利此身促。相与陟山头,山在弁山麓。

湖近植菰蒲,沙平搏雁鹜。苍翠浮洞庭,半面神接续。

傍水几人家,安居知聚族。伟哉东坡游,言语妙歌曲。

全湖易酩酊,设想超凡俗。翩翩于思君,追步苏玉局。

故乡好湖山,不必渴思蜀。同游载酒归,此理胸烂熟。

登龙光阁在淮城南

清代· 许传霈

龙光高阁峭摩天,日暮登临思渺然。万树朔风排雁阵,几村夕照返渔船。

城头画角催人急,檐外铃声答语圆。多少轮蹄盘鸟道,可曾南望息风烟。

旅窗闻桂

清代· 许传霈

何处木犀植,风吹断续香。香无今夕异,重桂坐高堂。

侍母归家 其一

清代· 许传霈

布帆无恙挂天涯,未惯行程问日斜。船上老人频指点,曹江西去阿侬家。

咏松花 其一

清代· 许传霈

不独浓阴当夏凉,枝头蕊发几多长。原知未入时花样,却好翻成古色香。

筛月粉移桐乳白,含霜晴散木棉黄。坚心宥把诗脾洗,和露餐馀齿颊芳。

关于诗人

许传霈,余生而鲁钝,雅不善诗。岁辛巳,由湖返杭,尤绝意不吟咏,复何稿之可存乎。偶理丛残,有不忍遽弃者,念少壮遭际多艰,赖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没天性,言情纪事,时见乎词,则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录之,起咸丰癸丑,终光绪辛巳,得八卷,计古今体若干首。初有无可斋、倦游轩、七二铃馆、春晖室诸编目,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