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沂亭八咏 其一 二流交汇

清代· 刘绎

二水中分句,金陵白鹭洲。
那知双派合,章贡有源流。

辛未九月廿一日,小集壶园赏菊,同人各以诗见贻,更唱迭和勉为酬答,共得诗八章合录之,聊纪一时之兴 其五

清代· 刘绎

酒果延龄也学仙,引来诗思涌如泉。
花能绝俗何妨傲,笔自藏锋不觉圆。
风避炎凉殊款款,雨联今旧尚绵绵。
一时宾主东南集,雄辩高谈起四筵。

和吴筠轩观察《滕王阁落成登眺》七律四首 其一

清代· 刘绎

高阁临江倚碧空,珠帘画栋映玲珑。
依然南浦春波绿,长对西山夕照红。
半壁云开千里月,五湖浪静一帆风。
古今无限苍茫感,都入寥天睇眄中。

和宋小墅方伯《卜居》次韵 其二

清代· 刘绎

瞥眼风光想习池,旧时王谢燕能知。
泥痕偶印飞鸿迹,窗影空随野马吹。
觞咏有缘宾客在,琴书无恙子孙宜。
平泉绿野人争羡,独爱黄花晚节时。

舟中书所见四首(以下庚申) 其一

清代· 刘绎

满载只贪多,任重思致远。
不量水行舟,中流悔阻浅。

题廉访李海帆先生《登万年寺望峨眉积雪图》 其二

清代· 刘绎

来好题诗去勒勋,山僧应忆李将军。
方知万里峨眉雪,都作崇朝岱岳云。

题画 其一

清代· 刘绎

云松为伴竹为邻,着个林泉自在身。
此境世间曾不少,未知谁是买山人。

题姜白石道人遗像 其二

清代· 刘绎

十四桥边记姓名,残山剩水不胜情。
刘郎深愧疏文墨,却爱诗吟谢朓清。

又题《青灯课儿图》① 其一

清代· 刘绎

使院宵深万卷横,青灯影里旧书生。
如何数十年风景,两地兰膏一样明。

题《鹤舟图》即以送别 其二

清代· 刘绎

云水清虚百虑空,收帆放舵只随风。
看他宦海飞凫迹,尽日危波险浪中。

宋小墅方伯荷花生日集同人于百花洲作九老消夏会,用尊公集中道光五年豫章九老消寒会诗韵见寄,和之

清代· 刘绎

甲乙推移五十春,匡庐面目见犹真。
风流好继南皮盛,形迹深忘北阮贫。
前度雪泥鸿印爪,几番寒暑雁来宾。
园林胜事湖山主,曾是屏风隔座人。

和吴筠轩观察《滕王阁落成登眺》七律四首 其二

清代· 刘绎

舸舰连樯槛外收,江城画景荟南州。
乘槎路迥瞻牛斗,望阙恩新出凤楼。
冠盖往来驰俊采,文章润色耀清秋。
何须丝竹娱山水,每借行春作胜游。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