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听莺图》 其二

清代· 刘绎

暖日和风景物妍,禁城春色又年年。
软红尘裹筝琵耳,梦想江南二月天。

藤县道中 其一

清代· 刘绎

山鸟频闻滑滑泥,前村初报午时鸡。
园葵忽见花如盎,知是斜阳已向西。

岁前购旧画,花下一猫,题者有责词,戏为狸奴解嘲 其二

清代· 刘绎

鼠果驱能尽,应无惜爪牙。
但教仓粟满,饱饭任看花。

酬朱莲洋广文贺诗

清代· 刘绎

曾闻遗训朱仁轨,作述相传在一门。
旧事堪征赖文献,新书可续有渊源。
依然砚席联昆弟,何必科名话祖孙。
满圃黄华香正好,且招明月对芳樽。

辛未九月廿一日,小集壶园赏菊,同人各以诗见贻,更唱迭和勉为酬答,共得诗八章合录之,聊纪一时之兴 其四

清代· 刘绎

犹向茅檐话玉堂,挥毫已秃尚词章。
地如栗里人同隐,诗到涪翁老更强。
雾里看花还作客,床头有酒且称觞。
南楼高咏多豪兴,东壁图书起夜光。

三月初九日,舟次金川,访王孚吉太守于郎君官署,遂邀陈秉初司马晚集,喜三人老年同谱邸中聚会,即席有作

清代· 刘绎

弦歌一路偶骖停,重见棠阴蔚鲤庭。
访旧喜逢今日雨,登堂欣聚老人星。
东山丝竹饶归兴,南国莺花绕客舲。
何幸兰亭觞咏后,又随少长祝遐龄。

和宋小墅方伯《卜居》次韵 其一

清代· 刘绎

池水昆明叹劫余,枌榆重喜赋闲居。
百年第宅多新主,万里归装只旧书。
广厦杜陵心尚在,耆英洛社会应疏。
几家乔木经霜老,回忆江城全盛初。

题廉访李海帆先生《登万年寺望峨眉积雪图》 其一

清代· 刘绎

空中雪色梦中诗,绝顶终须有到时。
莫把锦囊例游客,曾从冷碛拥旌旗。

空坑怀古

清代· 刘绎

寸土皆非赵,厓山局已终。
犹留一片石,屹立空坑空。

藤县道中 其二

清代· 刘绎

伯劳东去雁南归,辙迹交驰往复来。
秋燕有情如识我,相逢相慰各低徊。

题姜白石道人遗像 其一

清代· 刘绎

群贤骚雅征南宋,一代风流属布衣。
时向残灰翻逸调,秋空犹作野云飞。

题《鹤舟图》即以送别 其一

清代· 刘绎

顾影亭亭白玉姿,翩然一叶远相随。
那知水面飘萍处,却是云中敛翮时。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