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螺城书院诸生

清代· 刘绎

一度春风序已更,三冬又作岁寒盟。
我如贺厦去来燕,人似迁乔下上莺。
山水因缘文字契,雪泥踪迹友朋情。
殷勤再订重论约,惭愧常谈属老生。

贺宋响泉得余干县教谕

清代· 刘绎

同学回思并少年,白头相笑两青毡。
申公应诏原非晚,汲郡扶舆况在前。
国子师尊符望重,乡邦耆旧系情偏。
愿君多采芝山秀,洛社归来话众仙。

《息肩图》,为养素方伯题

清代· 刘绎

一肩担荷任千秋,力果从心志毕酬。
百战功成身可退,满坪算定局应收。
据鞍自觉年犹壮,运甓何曾日暂休。
只恐苍生喁望切,肯容谢墅自优游。

壶园秋兴二首,次郑蓉轩广文见赠并贺小孙幸捷元韵,即以奉酬 其二

清代· 刘绎

座上辉联作作芒,壶园气象觉光昌。
晚花开近重阳节,小草香分大雅堂。
谢傅山中闻报捷,滕王阁上看飞觞。
登科何与修书事,附骥微名幸益彰。

次韵酬朱莲洋学博见赠

清代· 刘绎

圭玷重磨镜里颜,常将抑戒诵循环。
羡君老笔吟犹健,愧我衰年身未闲。
几历薪劳无坦道,善藏樗拙有深山。
相期正果成何日,安得丹炉九转还。

正月初四日咏雪①

清代· 刘绎

冬雪优沾已浃辰,连番度岁又经旬。
天公不信真如戏,人事相催已是春。
百亩有田思井里,万间无厦念穷民。
寒梅何处探消息,驴背吟诗倘有人。

薯脯(有引)

清代· 刘绎

沉李浮瓜暑退初,偶然帖展韭花书。
别饶风味殊煨芋,却有干粮是熟薯。
候火好从丹转后,回甘妙在黑甜余。
郊原近日方祈雨,为问山苗叶已舒。

浴沂亭八咏 其六 城中鼓角

清代· 刘绎

营门画角声,鼙鼓壮升平。
欲起闻鸡舞,城楼正五更。

子翙世友随侍庭训,肄业鹭院时方髫龄,旋入学籍,不觉已二十余年。今夏令郎君复以茂年游泮,秋登贤书,阅其闱墨,洵千里驹也。赋此并以交勉

清代· 刘绎

曾识英髦誉乃翁,名场竟困廿年中。
清声转让新雏出,捷足先争老骥雄。
三世论文期望久,一经传德燕誉同。
还看共掌丝纶美,岂但超宗羡谢公。

感事 其一

清代· 刘绎

堂堂中国远怀柔,文治光昭尊孔周。
悦道曾闻来楚产,谈天何故引齐咻。
异端自昔分三教,同术从无合九流。
万古六经悬日月,车书一统奉皇州。

石马市新建义首书院,延余课士,作此勖之

清代· 刘绎

路转峰回隔市喧,十年重许问仙源。
弦歌能使干戈化,士气还须礼教敦。
我望他山先拜石,人来旧雨正开樽。
顾名岂第谈经义,愿与诸君子细论。

题姜樟圃孝廉文集

清代· 刘绎

曾见刘张謦欬亲,座中徐尚并超伦。
当时南郡推名士,共道西溟见后身。
考献忽然成往哲,遗经深幸有传人。
回思四十年前事,老辈凋零局又新。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