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雪夜寄怀秋浦明府 其三

清代· 刘绎

早识姚崇救世才,操刀无事自恢恢。
惠人克济方言猛,善政能孚岂讳财。
野有狐埋何忍搰,泽多鸿集不胜哀。
儒生满抱慈祥意,常觉阳春笔底回。

岁暮书感四首① 其二

清代· 刘绎

居恒出处几曾安,每念君亲报答难。
未熟黄粱催枕警,半生素食耐毡寒。
荷戈莫遂从戎愿,筹笔谁将借箸看。
憔悴年来双鬓改,敢同局外作旁观。

酬谢镜泉孝廉次韵 其一

清代· 刘绎

依然小谢旧家声,历尽艰危总不惊。
乱后相逢犹故我,诗中有感见深情。
千家山郭成今昔,一剑风尘托死生。
同有苦衷言不尽,岂惟纸上漫谈兵。

送别邑侯秦子叔大令 其二

清代· 刘绎

记得防秋警告频,城楼四望起烟尘。
鱼鳞万户晨炊寂,雉堞双灯夜柝巡。
临事几人忧患共,借筹惟我过从亲。
年来乡里期苏息,犹庇甘棠树树春。

挽徐心水茂才

清代· 刘绎

故交零落感苔岑,患难同时不废吟。
天下谁为医国手,平生未慰救时心。
萱花暮景家何在,棠棣连枝痛最深。
听说哥哥行不得,声声血泪叫冤禽。

怀靳大令① 其二

清代· 刘绎

艰难磨盾枕戈身,谁意铜章有替人。
易地自然福君子,来苏何以慰吾民。
同仇义愤无遐迩,令尹公忠孰旧新。
但使筹防忘畛域,赖公犹得齿依唇。

人日①

清代· 刘绎

山中云物乍明鲜,微雨新晴正晓天。
傍岭松枝迎岁绿,隔溪梅影冒寒妍。
春从郊外先三日,人对花前老一年。
千虑百忧身世感,吟诗谁寄草堂篇。

题《明月轩家集》,为周六谦大令作

清代· 刘绎

人生代代月年年,跗萼连辉一鉴悬。
隔地心犹千里共,问君身世几回圆。
性情骨肉文章见,忠孝渊源事业传。
珍重濂溪绵世泽,常留光霁映新编。

悲土木

清代· 刘绎

杀人如草彼凶残,土木形骸亦不完。
甘化身同过去佛,肯尸位似在逃官。
漫将剪纸刍灵比,竟作收场傀儡看。
天可欺乎吾未信,举头霹雳在云端。

岱孙春闱幸捷供职西曹,赋此寄勖 其四

清代· 刘绎

自维卅载受恩多,重见泥金继甲科。
初步尔应思阅历,前途我已叹蹉跎。
成千秋业犹人尔,读十年书所学何。
报国承家非易事,存心总要在祥和。

赠别朱惺原明府

清代· 刘绎

简书留滞勉驰驱,得遂归心便戒途。
风雨春愁莺语涩,关山旅梦雁声孤。
身经多难怜同病,交到忘形乐耦俱。
客馆荒寒花寂寞,不堪杯酒话骊驹。

潘文恭公挽词二首 其二

清代· 刘绎

重题雁塔岿然存,朝野难忘三达尊。
不负科名沂国仰,得如风度曲江论。
手持衣钵传公辅,眼见庭花到子孙。
惆怅廿年东阁感,谁怜寂寞老江村。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