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弟熙庵 其三

清代· 刘绎

青灯风雨对床眠,回忆儿时更黯然。
形影相依如我弱,栽培何意为谁偏。
自从宦别无三载,此后归来又十年。
禁得几回相见老,今生竟了弟兄缘。

山庄雪夜寄怀秋浦明府 其二

清代· 刘绎

邻壁灯寒近引光,慨然兴念古循良。
国中自赋民劳苦,天下谁才策富强。
盘错未能困虞诩,恩威久已信张纲。
读书不被周官误,重典疑非止乱方。

新霁

清代· 刘绎

十日一晴九日阴,阶苔壁藓晓寒侵。
声声鞭叱泥中犊,字字飞鸣野外禽。
两地云山游子梦,千家烟火故园心。
今朝拨雾逢新霁,羡尔啼莺绕旧林。

送别邑侯秦子叔大令 其一

清代· 刘绎

五载重来旧使君,吏民亲信倍殷勤。
虚堂再喜开秦镜,保障犹能辟楚氛。
偕寇一年期易满,任庞百里事难论。
去思曾忆前番别,今日仍攀道左辕。

题子寿诗册

清代· 刘绎

诗礼趋庭雅韵和,自从军后爱吟哦。
伦常顺境悲欢浅,樽俎从容感慨多。
细柳营门新树帜,五花骏马缓鸣珂。
毛锥三寸君休笑,留待元戎奏凯歌。

岁暮书感四首① 其一

清代· 刘绎

仰俯千秋顾此身,吾徒谁与愧斯民。
家乡转徙同忧患,亲戚重逢话苦辛。
意外沧桑悲往事,眼前风雪盼新春。
若教三十年论世,我已曾经两世人。

哭钟莲峰

清代· 刘绎

枫林月落黯荒原,沟渎谁人吊野魂。
到死茧蚕徒自苦,半生书蠹欲何论。
迂愚每说古忠孝,志节犹为贤子孙。
天祚钟繇应有后,茕茕一线望师门。

自经丧乱,家园花木殆尽,独素心兰数盆尚存。展转得归寄寓,初开一花,诗以劳之

清代· 刘绎

乱蓬满地落花风,憔悴荒园兰蕙丛。
长物仅存宁我有,素心孤抱与谁同。
根因迁地生如寄,香是还魂梦欲空。
似为萍踪相慰藉,半阶凉月话秋虫。

怀靳大令① 其一

清代· 刘绎

路绕崇山山绕城,万山管领一书生。
吊灾深感邻封意,弛担难忘逆旅情。
雪透征衣寒送炭,灯摇别酒夜谈兵。
满腔热血流肝胆,不待包胥哭放声。

读六一居士诗集

清代· 刘绎

一代文章真翰林,乾坤清气助豪吟。
论诗北宋谁高韵,衍派西江此正音。
韩范宦情忧乐共,苏梅交谊死生深。
暮年纵遂归田志,不尽匡时报国心。

次韵荆山《岁暮感怀》

清代· 刘绎

出谷迁乔又一年,羡君犹住旧林泉。
荒凉松菊窥园在,辛苦藤萝补屋牵。
问字重开扬子宅,负暄难忘杞人天。
岁丰时泰砚田好,终胜河干三百廛。

潘文恭公挽词二首 其一

清代· 刘绎

历代名臣原有录,熙朝宰辅亦成编。
史堪镜古嘉猷懋,学可盟心相业传。
言语吉祥关气运,遭逢清泰即神仙。
从容出处全忠孝,终始完名七十年。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