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泳恩楼即事

清代· 刘绎

又见黄花映绮筵,慈颜和悦共樽前。
九天霁色通窗户,四座欢声当管弦。
香到茱萸人正健,淡如菽水味难传。
秋风莫漫侵华发,转觉今年胜去年。

又题画

清代· 刘绎

造化何从问小儿,善缘每与子孙宜。
珠生碧海原无定,玉种蓝田正有期。
一片婆心吾岂吝,三年母教尔应知。
由来根小须基稳,珍重呱呱下地时。

朱石翘比部改官出宰楚南,纡道过访,赋此赠行

清代· 刘绎

长风万里雁飞初,忽见双凫下碧虚。
萸菊正酣高士会,芷兰应共美人誉。
官须有印才方展,民到无欺法可疏。
君本读书还读律,茧丝保障定何如。

苦热

清代· 刘绎

语虫难与夏冰通,首鼠真将昼伏同。
见月犹愁何况日,望云未得并无风。
自甘室暗笼纱黑,尚恐邻光隔纸红。
听否桔槔声不断,夜阑流火正当空。

得槐卿明府书,以《雪中游芝山即景》见怀,感答二律并寄题芝山亭 其一

清代· 刘绎

琼楼十二界三千,君在山亭百尺巅。
放眼欲超湖海外,怀人忽到酒杯前。
悠悠彭蠡一支水,隐隐匡庐几点烟。
料得宾僚同倚槛,吟诗多为庆丰年。

泳恩楼即目八首① 其六 报恩塔

清代· 刘绎

凌云塔势竟平临,袅袅钟声出茂林。
隐约帆樯连树杪,参差灯火对城阴。
何须物外寻幽境,欲向天涯寄远心。
每过寺门频俯首,报恩难是受恩深。

留别同学(六首存四) 其三

清代· 刘绎

年来桑梓切瞻依,故里绸缪愿未违。
頖璧重看丹艧焕,山城喜见绿阴围。
难忘乡味村醪好,转觉人情昼锦非。
羡煞枌榆深荫里,栖鸦点点趁斜晖。

浴沂亭叙别,次寿泉韵并柬芷生

清代· 刘绎

今夕重论岂偶然,一樽相对月娟娟。
袖中诗本添囊锦,座上余香袅篆烟。
浮世升沉原有数,良朋聚散岂无缘。
柳荫亭外看流水,茗碗风清百虑捐。

郭羽可舍人病愈见寄,即次《活秀园即目》韵

清代· 刘绎

泣鬼诗成病已苏,少陵险语血模糊。
真仙骨换非关药,老凤声高肯让雏。
槛外云烟从变幻,庭中风月不支吾。
年来长作园亭主,且喜林泉道未孤。

送裘云槎孝廉随侍虔州教授任,次留别韵 其一

清代· 刘绎

风流华胄溯英年,幸近阶庭识惠连。
家世丝纶光日月,文章台阁接云烟。
升堂每载元亭酒,隔座曾分子敬毡。
久与眉山通款洽,那堪别绪逐吟鞭。

城工兴修即事 其二

清代· 刘绎

勉随父老共周旋,避怨辞劳孰肯前。
乡里人亲疆界泯,地方官好吏民先。
远氓从不来城市,百产无非出土田。
只要闾阎识忠义,金汤长守一隅偏。

己酉元日书贺宋婿得选拔,并勖习婿、徐甥,兼示儿子肇光

清代· 刘绎

盛事曾三见酉年,敢夸衣钵是薪传。
不劳思议能成佛,自有安排总听天。
谊合亲朋如棣萼,才堪伯仲看茹连。
风云万里联镳易,努力春华猛着鞭。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