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和豫章诸同好赠行之作(六首录三) 其二

清代· 刘绎

欣见斯才磊落奇,瑶林琼树系余思。
文章天地清华气,咳唾云烟跌宕姿。
烛影摇秋宵话雨,窗光破梦晓吟诗。
花洲荷芰东湖柳,风月平分又几时。

爱山中丞招饮节署,泛舟珍珠泉,并阅所藏古名人书画 其一

清代· 刘绎

满城烟景入佳辰,幕府深深酿早春。
偶有闲情浮画鹢,尽教乐意遂游鳞。
人家近水均沾泽,草木涵波暗转新。
一勺思源同啜茗,清诗应愧五侯宾。

酬徐同年荆山孝廉 其二

清代· 刘绎

名场毕竟属虚名,大器何妨待晚成。
容易蹉跎惟色养,最难假借是乡评。
品如金玉文同贵,语带烟霞气自平。
较我十年论得失,读书还觉在山清。

欧阳筱屏同年得文忠公《泷冈阡表》,以诗见答,依韵和之 其二

清代· 刘绎

定知贤裔绍前人,手泽非同世宝珍。
源溯沙溪求嫡派,家居恩水问遗邻。
图书集古题堪续,苔藓成文迹已陈。
遗集辉煌宸翰染,清芬骏烈正如新。

赠邑侯冯子良大令 其一

清代· 刘绎

岭表群推大小冯,济南名士久称雄。
早知诗律通于吏,翻幸家山付与公。
太史望云凫入境,才人制邑锦临风。
频年井里传舆诵,今日身游化被中。

又题《双歧献瑞册》

清代· 刘绎

嘉禾秀麦溯从来,要是和风善气催。
人事可凭原及物,天心所笃本因材。
满酬循吏栽花愿,独愧词臣作颂才。
记得青齐曾纪瑞,一时金粟向秋开。

散馆后请假南归,途中述怀四首① 其三

清代· 刘绎

一第何曾易重轻,独惭无以答升平。
仰高才觉当头近,得路犹防信足行。
只恐京尘衣化素,不嫌官况水同清。
此身忧乐诚何事,世俗徒夸衣锦荣。

和马厚庵都转《乞病还山留别之作》次韵 其一

清代· 刘绎

秋风一夜动轻疴,便挂归帆看逝波。
东海虽宽鲈鲙少,南云未远雁鸿多。
情余同楫思投契,爱有遗棠感抚摩。
此去西湖山色好,不将觉岸问禅那。

过泰安,崇雨舲太守以《和杨雪椒方伯雨中登岱诗》索和次韵 其三

清代· 刘绎

铭功纪德渐模糊,周祭虞巡典不诬。
使节望云成礼去,征车催雨入诗无。
青鬟玉女朝添黛,绛服仙人夜缀珠。
缥缈天风下鸾鹤,一时灵泽遍苏枯。

自登州至青州,重经潍水,招铭山明府邀游陈刘二家花园看牡丹,感而赋此 其一

清代· 刘绎

重来胜地更寻芳,十里城西径未荒。
正是花时仙吏暇,不教马上客程忙。
满瓶春借廉泉润,一路风分使节香。
指点青齐又明日,欲将法雨供花王。

和章方报方伯,复有赠诗,依韵奉酬 其五

清代· 刘绎

浮槎相遇迹如萍,何幸焦桐漫入听。
风月满湖余咳唾,蒹葭依水亦芳馨。
因缘翰墨疑前定,景物溪山叹几经。
图画他年留韵事,最难忘处是荷亭。

赠宫詹张小浦同年,时典试江右 其二

清代· 刘绎

为迓星轺想玉珂,巢痕重与话金坡。
依然画槛围杨柳,记得文窗绕芰荷。
蓬岛风光萦梦易,茅檐景象感怀多。
年来簪笔承明客,朝夕从容论若何。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