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溪八咏 其五 东溪丹荔

清代· 成鹫

长夏离支熟,东皋胜事多。赤城通水国,红树拟霜柯。

人有十年计,官无五月科。隔溪看未饱,欲买奈贫何。

中道泊石公城书事

清代· 成鹫

十日才过五日程,六时聊得一时停。老夫行路常携药,稚子悬崖学采苓。

雨脚乍收千树碧,船头遥见数峰青。山城咫尺河源近,伸纸低回写地形。

雪中杂咏六首 其三 埽雪

清代· 成鹫

寒斋朝拥彗,触破玉壶冰。借问侯门客,生涯见未曾。

埽除非草草,堆叠自层层。挥手下阶去,纵横兴可乘。

访化州李广文苍水斋中话旧

清代· 成鹫

东风归路借高凉,写访先生讲学堂。官舍一清如传舍,与乡相见当家乡。

灯前细雨留僧话,花底新寒解客装。惆怅旧游身已老,不堪回首忆齐昌。

草圣歌赠张明府子白

清代· 成鹫

灵兔脱颖铦如锥,束身归命供指挥。紫羊之肝青麟髓,相将水石同襟期。

楮生辗转拂玉案,借问主人何所为。主人隐几鸣琴罢,春来公事方休假。

官船几日到珠江,山川一路明如画。乘兴重来访旧游,藉草班荆理前话。

林间飒飒风雨生,解衣磅礡深经营。须臾伸纸作大字,虎踞龙蟠雷乍惊。

心王运臂臂运指,巨灵赑屃随驱使。临池飞出北溟鱼,含毫吸尽西江水。

左拿右掣妙无端,一疾一徐皆至理。行乎其所不得不行,云傍马头生。

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山从人面起。鹅溪绢,剡溪纸,日与簿书堆案几。

盘根错节何有哉,慧剑一挥胥披靡。从容阁笔为予言,我生能事聊如此。

大通野老麋鹿群,见所未见闻未闻。置书怀袖日三复,逢人说项殊殷勤。

昔之张芝今张旭,后有大令前右军。斯人家学溯源委,十三学书先草隶。

蕉黄米蔡等秕糠,颜筋柳骨分精髓。撞破烟楼读父书,手泽羡君能述继。

羡君不羡才与华,羡君不羡名与位。羡君下笔如有神,羡君能诗由夙慧。

青云送入选官场,白社归来还及第。百千三昧何浅深,一悟了然无钜细。

君不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草圣得之通妙谛。心灵手敏匪言传,破格超方须默契。

也不即,也不离,此是灵山亲嘱累。慧业文人记得无,三生石上曾分袂。

归去来,归去来,峡水峡山未迢递。留将一道无字碑,明日再来烦作记。

曹主庙

清代· 成鹫

水宿多凄风,吹碎寒江月。月落石鼓鸣,方舟催晓发。

遥遥见峡山,不与中宿别。一水汇百川,两峰峙双阙。

古庙俯清流,万象森罗列。维舟入庙门,再拜读古碣。

知有汉曹娥,千秋仰遗烈。至孝格波神,浩气昭穷发。

庙食及炎方,尸祝遍南粤。我闻神所钦,至诚斯对越。

黍稷匪馨香,惟德乃明洁。嗟哉彼都人,鸡豚殊灭裂。

未拜先运刀,杀牲取腥血。洒作玉阶尘,几筵肆污蔑。

神心实好生,顾此非所悦。胡尔默无言,茹吐两不决。

三叹独登舟,聊为知者说。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其十

清代· 成鹫

岁暮方思住洞天,斧冰临涧煮寒泉。半閒茅屋连朝雨,品字柴头一缕烟。

山色去心无咫尺,路岐回首已三千。他时得遂投閒计,不拟将心更学禅。

刘明府仰山作宰行唐以外艰归里奉命焚黄赋此以赠

清代· 成鹫

寒食东风郭外烟,仙郎归去罢鸣弦。三梁素冕辞双阙,五色黄麻下九天。

读礼更吹藜杖火,诵诗曾废蓼莪篇。官閒亦爱僧閒否,应过东林续旧缘。

挽黔阳吴芥舟明府 其一

清代· 成鹫

黔阳消息近何如,曾否闻歌忆接舆。一曲阳春难和郢,定携诗卷问三闾。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 其二

清代· 成鹫

茫茫大地总无禅,借路归家得悄然。昨夜铁牛奔渡海,一时还尽草鞋钱。

病中放言 其九

清代· 成鹫

漫学招魂续楚些,出门须唱太平歌。却嫌升屋三呼晚,转觉登堂七发多。

薤露未晞春睡足,草虫无那夜吟何。浮生穿凿休相管,云散长空月在波。

东林折梅送周大尊归里

清代· 成鹫

与子同枯槁,花时共入林。一枝聊折赠,相视意何深。

去住本无著,繁华岂有心。故园春信近,行矣莫沉吟。

关于诗人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