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成鹫
辍棹琶洲寺,洲边访隐沦。相闻老词客,一去动经春。
鹤并云心远,鸥兼野色匀。明朝洞天上,高咏与谁人。
先生两脚如转磨,行走日多少眠坐。昨暮东来晓西去,路指祝融峰顶过。
祝融峰顶日高高,野客山中犹爝火。先生大笑行出门,八尺龙驹鸣駊騀。
谩从去日计归期,看我蒲团穿几个。旁人借问客为谁,答道今日此翁前日我。
病骨支离七尺躯,不堪长作寺家奴。别山渐觉人将老,入世方知岁易徂。
岂有樊笼宜野鹤,更无寒暑管樵夫。隔年未信春先入,借问梅花开也无。
宦成归去复何如,重著莱衣赋遂初。从此北堂多胜事,不须白发倚门闾。
此身如飞蓬,出门掉两臂。空囊贮太虚,浮云行大地。
何物紧相随,脚底烟岚气。违山一百日,不觉秋风至。
归来见故人,笑我须眉异。窘步涉丘园,荆棘集如猬。
饥虎伺人餐,猰犬当路吠。忧来不能语,猛忍风前泪。
且复入我室,还坐心如醉。残书纷满床,大半尘埃积。
夜灯鉴孤影,形影和灯睡。隔桥磬一声,唤醒归人寐。
多谢击磬翁,微言昨相示。却起诵来篇,眼暗不识字。
雄才岂合老征尘,暂借儒官作远臣。但使文翁能化俗,应知蜀道即通津。
风云有命宁辞晚,琴鹤随身不厌贫。我去入山君作宦,相逢那得下车人。
沉沉钟鼓动微阳,山寺逢君即故乡。未满百年常苦短,才添一线便为长。
林间留客环深翠,雪里寻僧得妙香。何用吹灰发天籁,笛中无孔有宫商。
清晨有客款重扉,笑把行藏问衲衣。似我索居何忍别,随人劝驾与心违。
海风不禁溟鱼化,天路难兼斥鴳飞。行矣青云好乘兴,未应蓬荜借光辉。
曾向东林共种莲,新僧重结旧僧缘。溪声山色垂垂老,翠竹黄花的的禅。
滴水渐穿崖下石,开池分贮涧中泉。近来诗草焚将尽,拾得馀灰似瘦权。
日色冷松杉,潭影浸衣带。独坐烟雨中,灵光炯不昧。
客从连山来,遗我白伞盖。帝珠交陆离,天花纷馣馤。
白雪聋市咻,黄钟杂仙呗。一拜一沉吟,恍惚灵山会。
大李及小李,神交在天外。姑射冰雪肌,莹澄绝疥癞。
精凿盈素盘,岂复羡蔬粝。珠玉忽在前,秽形埒轻壒。
报诗随长风,细响答天籁。趋庭有异闻,嗣音慰遥嘅。
促织吟东壁,清音入耳微。家家喧杼轴,札札出蓬扉。
积缕知成疋,停梭想授衣。闻声还报语,风雪正霏霏。
护懒因成病,求閒遂厌身。三竿欹枕日,一线破窗尘。
药饵增形役,文章损性真。郡人徐孺子,高咏若为邻。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