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

清代· 陈曾寿

湘娥啼血斑竹枯,仙人游戏耽蓬壶。三山娲皇补天馀,春愉秋怨世则无。

绰约仙子多敷腴,中有一人独清癯。千门万户无空虚,何年再见青鸾孤。

臣朔偷入骇睢盱,修廊浓花照明湖。松篁万籁真笙竽,舞殿閒煞红氍毹。

忽走一殿惨不舒,白日下照空四隅。当阶设几香爇炉,绛帷朱琐网蜘蛛。

天降玉棺遗双蚨,清供无人付花奴。却转后院苍苔芜,金风瑟瑟摧清梧。

监者谓此凤所庐,旧障红墙今始除。团扇不怨秋风疏,银河咫尺千里迂。

杂花破红鸟相呼,独非我春亲道书。偶戏赤水双明珠,胭脂涴井红模糊。

瀛海晶莹不可桴,日闻斲冰进飞鱼。九洲采药群灵趋,丹成忽堕龙髯须。

朔闻此言惊且吁,历三千年神不娱。影眸凄景无由驱,魂梦不敢朝华胥。

仙官笑谓子何愚,海水清浅曾斯须。向来清怨钟上都,日堕月蚀真区区。

仙家哀乐与世殊,玉女司册连环如,不见王母今回车。

再次前韵和治芗

清代· 陈曾寿

背嵬之军顺昌帜,先声夺人畴不识。不数永嘉八面锋,合撰会昌一品集。

天生橡笔擅高文,自织锦机精句律。大才从来难为用,心恻寒泉渫不食。

徽之诗句上屏风,玉局恩知超荐汲。戴花尧叟生马羡,润笔岐公非蔡敌。

向来异数券昌期,岂独流传佳故实。哀今云和奏聋俗,强同河潦齐泰垤。

纷纷蝼蚁容苦心,扰扰蝇蚊营近睫。漫拟骨相等处翻,敢望赓飏同庆历。

往时亦逢伯乐顾,让出头地妒同列。即今摧眉捧腹员,雕丧骝骅双耳帖。

诚不如归去偕袅翁,对饮村酒开鱼筒。洗耳不知水冷暖,眯目谁辨乌雌雄。

胡为沉吟自局促,对面故人牛马风。

木兰花慢

清代· 陈曾寿

黯金猊冷后,爇香愿,剩凄迷。甚心字氤氲,都如带眼,息息偷移。

单栖,冻禽未觉,恨无端、清磬返魂时。一寸相思灰尽,销凝待与谁知。

天涯,长自误佳期,愁负最高枝。看恼人天气,轻寒轻暖,也自成痴。

催归,梦边杜宇,算好春、将去莫须啼。惆怅芳菲隔眼,嫩寒偏入帘衣。

苕雪于内苑见菊花感旧有诗予亦继作

清代· 陈曾寿

投老边庭犯雪沙,眼明上苑挹霜华。谁教翠幕围疏艳,长误红灯影坠霞。

秋色重看真梦里,冷怀何处不天涯。自怜萧索今如许,无复心情到菊花。

余曾梦至一寺寺旁有塘甚广青山回绕不见一人风境凄冷今至育王寺宛然梦境也

清代· 陈曾寿

丹垣一角背寒塘,日落青山迤逦长。到此分明徵梦境,只应梦境更萧凉。

蒋母马太夫人七十寿

清代· 陈曾寿

我识蒋君二十年,谨厚载物今所少。春晖满庭事亲乐,浮云万事读书好。

中程天骥空勒缰,名节挺立松柏长。西泠佳处著兰墅,时奉慈颜嬉野航。

竭来杜门远宾客,开径琅嬛与世隔。锦机自织分淹迟,借书千里真一痴。

温温降心敬师友,吸纳万派无町畦。醉经根矩断豪饮,介祉惟献南山卮。

重阶兰玉遍栽植,一洗茹蘖冰霜凄。左右晨昏有道韫,不数戒旦鸡鸣诗。

况闻慈祥润及物,仁风嘘枯政一律。鍊颜不知东海尘,种萱北堂多岁月。

我亦南湖奉母人,至今花开非我春。南湖风月独君有,更喜康强进于旧。

我有新诗比春酒,为太夫人千万寿。

八月乘车夜过黄河桥甫筑成明灯绵互无际洵奇观也

清代· 陈曾寿

飞车度险出重扃,箭激洪河挟怒霆。万点华灯照秋水,一行灵鹊化明星。

横身与世为津渡,孤派随天入杳冥。地缩山河空险阻,朝来应见太行青。

庶侯自宝应来并出近诗赋此赠之

清代· 陈曾寿

栖眉一往瘁痕深,如见平居悄悄心。积惧可能澹沉劫,抗怀犹自托微吟。

饱经霜醉枫初落,小放晴寒菊可寻。留命桑田能邂逅,拚除百虑尽芳斟。

十一月二十六日同君亮表侄展外袓墓谨赋

清代· 陈曾寿

冈陵睪远神犹接,云水重来世已新。海阔天空一抔土,夙兴夜寐廿年身。

惊风飘荡鸾凰族,上帝畸零虮虱臣。寸烛寒香回暝色,木兰残雪尚嶙峋。

游天宁寺同左笏卿丈作

清代· 陈曾寿

驱车尘冥冥,隐见孤塔圆。大佛相接引,一径横苍烟。

升堂坐初定,微风度檀栴。开窗纳远秀,小幅横辋川。

春芳满秋砌,悴叶犹扶妍。想见腰鼓发,车马何喧阗。

暂荣悟常寂,爱此萧境閒。长廊引幽步,奥复穷诸天。

殿古金界坏,树老秋阳殷。何代万石钟,横身卧高阡。

出手试一击,龙吼殷河山。煌煌乾隆碑,天笔惊如椽。

明政移寺珰,狐鼠多功缘。真源一飘洒,薰腐为洗湔。

惜哉洒扫缺,岁久生荆菅。园林虚有神,运化悲如环。

俯仰日向暮,胜迹空流连。松风无世情,谡谡吹面寒。

次韵病树抱孙之作

清代· 陈曾寿

本是麒麟带好儿,再传更见渥洼姿。待储邺驾书千卷,合付桐城笔一枝。

啼数声洪识英器,髫垂瓠覆入新诗。堂堂名族新城旧,慰子羁穷一笑时。

挽李子申

清代· 陈曾寿

危世龙钟百祟侵,青霞奇意竟销沉。不妨迂谬残生累,为有芳菲一往心。

劫后相逢翻似赘,灰馀伤逝更难任。草衣遗稿须珍重,免污嗟来俗子金。

关于诗人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