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三 ①绿云舫

清代· 乾隆

是处绿阴稠,几馀静憩留。
烟霞常荟蔚,鱼鸟任飞浮。
不系乔松畔,将寻古渡头。
周禆归妙契,天地一虚舟

香山春望 其二

清代· 乾隆

名拟白家社,境追王氏川。
扪萝厜㕒侧,寻径松杉边。
画意兼诗景,今时与昔年。
会心何处是,仰首眄青莲

芦花

清代· 乾隆

曲岸闲移步,芦花见几枝。
摇风犹未白,垂露似含悲。
潇洒致如旧,光阴迅若斯。
独舂相掩映,吕纪画成时

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十五

清代· 乾隆

何处生秋早,秋生半睡中。
张灯犹畏暖,搴幔为延风。
榴枕原堪倚,冰盘渐不融。
翻嫌刚假寐,络纬警寒丛

春日南苑行围即事杂咏 其二

清代· 乾隆

小大从民愿,蒐苗以暇修。
土膏犹未动,毛氄尚多柔。
松籁纷笳吹,冰澌杂玉流。
晴明直北望,瑞拥五云楼

诣黑龙潭祷雨

清代· 乾隆

又复赓云汉,常怀离毕星。
麦焦思饼味,尘暗掩山形。
此日祈神湫,何时御号屏。
地灵祷必应,独我祷希灵

赋得雨后花

清代· 乾隆

雨后风光别,花容略可论。
珠垂插鬓靥,奁置洗头盆。
濯锦当年里,浣纱夕照村。
不堪回首处,几点渍啼痕

题李伯时潇湘卧游图用苏东坡题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韵 其三

清代· 乾隆

巴陵烟树色,夕照与天齐。
远派来三蜀,归帆下五溪。
卧游方汗漫,神解谢筌蹄。
聚散千秋事⑴,浮云湘水西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十七 ①霞标磴

清代· 乾隆

筑山嗤篑力,结宇喜天成。
踏磴看霞起,披林纳月行。
惟因纡作直,却化险为平。
九折何须比,因之见物情

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六

清代· 乾隆

何处生秋早,秋生江路中。
有期桑土社,无恙布帆风。
山市晴岚散,渔蓑晚霁融。
水乡多乐事,莫漫过蚕丛

磁鹤

清代· 乾隆

在阴原有象,弹舌却无声。
链就丹砂质,翩来白玉京。
邈哉云海意,休矣稻粱情。
怅恨临皋过,东坡识姓名

宵雨

清代· 乾隆

宵雨灯窗外,廉纤入听频。
渐增檐溜响,全润树阴尘。
度寸应滋麦,闻声已畅神。
披衣忙看处,此乐共农民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