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二十八 ①隔云钟

清代· 乾隆

不问高低寺,钟声处处同。
耳根初静后,禅悦小参中。
底厌筝琶响,应知水乳融。
蒲牢寂亦得,大地是乘风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二 ①丽瞩楼

清代· 乾隆

重基百尺耸,万象四邻通。
岚霭变朝暮,山川无始终。
会心堪致远,抚景念居崇。
春色皇州好,都归一览中

香山春望 其一

清代· 乾隆

烟景不胜赏,春山渐可登。
谁知初试步,即是最高层。
花意寒犹怯,苔痕嫩欲蒸。
东郊举趾者,历历入吟冯

御园初冬 其三

清代· 乾隆

红树空留影,黄华纷落英。
由来剥近复,要识悴因荣。
乐志消清燕,吟怀漫触撑。
分茶烹六一,摵摵听瓶笙

春日南苑行围即事杂咏 其一

清代· 乾隆

田马调惟佶,春晖丽载阳。
平明出云阙,迤逦度烟庄。
南苑三宫近,材官七萃良。
武功伊古重,时举岂禽荒

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十四

清代· 乾隆

何处生秋早,秋生人意中。
望来欣玉宇,披处得金风。
梧榻全延爽,桃笙已送融。
游心竹素圃,不入绮罗丛

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五

清代· 乾隆

何处生秋早,秋生紫禁中。
莲筒添夜漏,珠缀度凉风。
问政清襟爽,观农乐意融。
玉阶多雨露,芬递蕙兰丛

瓷枕

清代· 乾隆

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
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僧榻雨花乱,客衾霜月寒。
卢生如识此,岂复叹邯郸

题李伯时潇湘卧游图用苏东坡题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韵 其二

清代· 乾隆

彷佛松岩畔,虬枝尚怒蟠。
写真伊应独,和韵我良难。
川溟渔村静,岚收亥市攒。
禅和总饶舌⑴,何似不言看

御园初夏 其三

清代· 乾隆

响钵成诗拙,临池下笔难。
因思行鲜逮,堪以静而观。
味道窗移鸟,忘言篆袅兰。
碧霄如洗净,吾意共高宽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十四 ①来青轩

清代· 乾隆

山斋悬树杪,旷若发尘蒙。
探迹思今昔,游神泯异同。
烟容空外合,黛影牖间通。
敬仰留题意,乾坤方寸中

王蒙涤砚图

清代· 乾隆

临池静课馀,洗砚命僮胥。
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
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
徙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