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风菱

清代· 俞樾

指江乡。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水调歌头

清代· 俞樾

公昔壮年日,时事正艰难。东南万里荆棘,白日走豺獌。

闻有雄师貔虎,安得来如风雨,楼橹渡江关。慷慨乞师议,翘首皖公山。

念异族,虽化外,亦人间。风车火侥可使,慕义似侯狦。

奈有穷奇之子,又嗾猘儿而起,俎豆变戈铤。独驾小舟去,谈笑静狂澜。

醉太平十四首 其七

清代· 俞樾

欢场履綦。骚坛鼓旗。隐囊纱帽弹棋。是翩翩可儿。

黄垆是非。青衫泪垂。昔年掷果风姿。到如今左思。

齐物诗 其七

清代· 俞樾

覆雨翻云幻蜃楼,人生何处说恩仇。戏场亦有真歌泣,骨肉非无假应酬。

醉花阴 咏自鸣钟

清代· 俞樾

轧轧声中昏又晓。暗运机关巧。帘幕寂无人,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

金针镇日冰轮绕。旋转何时了。莫道不销魂,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

壶中天 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节亦开听,倚此赋之

清代· 俞樾

绿窗人静,忽清机徐引,都成奇弄。乍讶宫商无节奏,偏又待时而动。

笙磬同音,筝琶乱拨,惊破鸳鸯梦。寻常休试,玉匙金钥珍重。

因念铃索西清,故人待漏,惯踏天街冻。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

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

南乡子 其五 次女绣孙偕其婿附海舶入都,倚此送之。

清代· 俞樾

烟树凤城秋。昔日巢痕尚在不。送汝北行重北望,还休。

懒惰无心理旧游。

两当轩集有何事不可为咏史二首即效其体 其一

清代· 俞樾

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尧舜。功高国愈危,权重主亦震。

九锡书方来,三让表已定。天子愿避贤,群公竞劝进。

太常具礼仪,太史奏瑞应。于是高筑坛,威仪一何盛。

曰皇帝臣某,谨以元牡请。神器无久旷,天位宜早正。

臣敢执小节,而久稽大命。乃召故君来,朕命尔其听。

庸建尔上公,往哉罔勿敬。无何让王薨,乃以天子赠。

车驾自临送,震悼若弗胜。呜呼将谁欺,欺天天不信。

唐宋均尔尔,吾无责魏晋。

扫花游 其一 雷锋

清代· 俞樾

阿师老矣,想卓锡空山,更无俦侣。鬝头健举。笑枯禅不死,半空撑柱。

破了袈裟,一抹斜阳艳补。问神悟。奈千载寂寥,铃铎无语。

临水高几许。化丈六金身,踏波而舞。废兴无数。叹黄妃旧珑,已无寻处。

绝顶春回,尚有桃花乱吐。倩迦叶,向空中、笑而拈取。

凤归云

清代· 俞樾

记少小、竹马鸠车,泥龙瓦狗,相共嬉游,有个青衣,短发垂肩、外家娇婢。

向红楼上、同捉迷藏,同猜春谜。奈岁华、一去如逝水。

早又绿叶成阴,鬓丝憔悴。

更可叹、青犊横行,红羊惨觏。多少旧家,一例沙虫,碧玉寒微,绿珠高节、死随夫婿。

算蓬门内,有此贞萋,生光彤史。只童稚、旧事不堪记。

未免吊凤伤心,忆云挥涕。

馀主讲苏州紫阳书院而孙琴西同年适亦主讲杭州之紫阳一时有庚戌两紫阳之目戏作诗寄琴西

清代· 俞樾

廿年得失共命场,今日东来两紫阳。乱后须眉都小异,狂来旗鼓尚相当。

主盟坛坫谁牛耳,载酒江湖旧雁行。寄语执经诸弟子,莫争门户苦参商。

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 其四

清代· 俞樾

离合悲欢任意编,传奇体例想当然。我今更定瑶华谱,续得佳人命一年。

关于诗人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