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墓 其一

清代· 俞樾

苍史坟前尚有碑,当年造字擅神奇。六书变体随秦汉,一画凭空本伏羲。

混沌忽开天亦喜,文章多祸鬼先悲。要从皇古留真意,不使人间獬豸知。

醉太平十四首 其八

清代· 俞樾

蒹葭一方。烟霞趣长。荷衣蕙带徜徉。有先生草堂。

松荒菊荒。猿亡鹤亡。后人凭吊苍凉。剩空山夕阳。

齐物诗 其八

清代· 俞樾

处世休凭意气雄,须知事理总无穷。轮蹄易遍九州内,足迹难周一室中。

调笑令 其四

清代· 俞樾

风细。风细。纸窗又添寒意。关河雨雪靡靡。辛苦长征未归。归未。

归未。折得梅花谁寄。

南乡子 其六 次女绣孙偕其婿附海舶入都,倚此送之。

清代· 俞樾

去去勿淹留。节近开炉乐事稠。愿汝三生兼福慧,双修。

莫负红闺旧住楼。

莺啼序

清代· 俞樾

人生白驹过隙,早平分一半。忆生小、冷粥寒齑,十年辛苦莹案。

登科记、秋风两度,蟾宫省识嫦娥面。尚寒酸苦守,青毡一灯孤馆。

大好新安,草屩布袜,寄游踪汗漫。喜门外、问字人来,少年文酒游宴。

想汪伦、桃花潭水,纵零落、犹留残瓣。更多情、孙楚楼头,翠尊春满。

天风飘渺,送我青云,到碧城阆苑。凭綵笔、贤良射策,大礼献赋,日暖风微,未央前殿。

轺车远驾,中州小住,河声岳色供游览,算书生、酬了寒窗愿。

蕉隍一梦,回看总是云烟,塞翁得失都幻。

名园五柳,水石清幽,又兵戈扰乱。想曩日、苏台烽火,辽海波涛,谁料生平,未衰重见。

青山纵在,元亭何处,头衔聊署吴市卒,更危楼、高据西湖畔。

年年夫妇清游,一叶扁舟,六桥泛遍。

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 选二 其一

清代· 俞樾

小口三,大口六,六文钱,一合粟。炊之为糜,不盈一掬,何况小口又减半,虽易糠秕且未足。

昔时富户今亦贫,何人为具黔敖粥。西风策策吹茅檐,大口小口同声哭。

调笑令 其三

清代· 俞樾

秋蛩。秋蛩。一宵苦吟谁共。月明万里长空。只有怀人梦同。同梦。

同梦。凉透罗衾独拥。

唐多令 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清代· 俞樾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

云水一登楼。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多丽

清代· 俞樾

恨无端,青齐留滞频年。把皴毫、东涂西抹,妆台不画春山。

步微波、何来罗袜,凝香雾、那见云鬟。朱染嫌丹,粉敷太白,描摹费尽衍波笺。

向台畔、悄无人处,一幅自偷看。谁堪比,飞琼天上,弄玉人间。

感君王、垂情下问,离怀未语先酸。掷华年、斗鸡走狗,怨遥夜别鹤离鸾。

云想衣裳,花如人面,箫郎下笔倍增妍。从今后、春风图画,稷下定传观。

还愁被、滑○齐赘,看煞婵娟。

宋文恪墓毁有感

清代· 俞樾

世事茫茫不可轮,一重公案此中存。请开海禁宋文恪,今日轮车走墓门。

齐物诗 其九

清代· 俞樾

世间倚伏本相因,何处亨衢何处屯。乌喙毒偏能治病,马肝美或竟伤人。

关于诗人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