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 芭蕉

清代· 屈大均

无端窗外,种惹深秋,不断雨声来。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复一心开。

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萧瑟谁能听,月下徘徊。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一夕惊雷。有瀼瀼露滴,堪取入瑶杯。

成香牙、得霜方熟,与蒲桃、颗颗浸春醅。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

生日客韶阳作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高堂百岁仗孙嵩,我要奇龄与母同。早学长生因奉养,白头膝下待还童。

子贡手植楷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仲尼元气在,复此万年枝。一室心丧日,三年手植时。

枝条相向哭,风雨至今悲。再拜婆娑下,何曾梁木萎。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七

清代· 屈大均

盘山下见卢龙。三盘始上三峰。欲去依依暮钟。可怜明月,秋来之照边烽。

荷叶杯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春日春人惟又。春酒。朵朵照琼枝。山茶花被海棠催。

开么开。开么开。

酒泉子 三原元夕

清代· 屈大均

郑国渠边,宝马乱嘶秦月,满城灯挂白杨枝。上元时。

弹筝打碟响参差。曲曲口西关外,酒边多半是相思。

少人知。

寄赠九江曾丈并以为寿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九江临海目,山色似朝霞。岁晏馀三秀,林深有一家。

早收多雁膳,春养亦鱼花。不觉成高隐,清霜满鬓华。

泷中 其七

清代· 屈大均

一泷烟雨一泷晴,泷口鸳鸯夹岸迎。风送猿声满城郭,行人忽起故园情。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七

清代· 屈大均

玉溆金塘濯锦馀,武宗曾此得金鱼。紫云一片钟山至,长向楼端护御书。

有怀富平李孔德 其七

清代· 屈大均

闻道徵修史,春秋义未申。温公元晋胄,景略本秦人。

草野存遗直,华夷有大伦。九经知注就,寄我莫逡巡。

紫萸香慢 代州九日作

清代· 屈大均

内三关,胡门偏险,尚馀赵氏长城。爱云中秋色,欲移帐,出龙庭。

正值重阳佳节,有楼烦山戌,画鼓争迎。听扶南小曲、口外两筝人,教莫忆、故园乱莺。

边声。万里相惊。谁听尔、不伤情。恨横磨大剑,长驱突骑,雄志无成。

一天羽毛飞洒,却空羡、郅都鹰。尽驼酥、更倾千盏,一秋沉醉,忘却欲射妖星。

弓矢散零。

题陈献孟城南新居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避暑池塘十日留,两家萱草总忘忧。雨中汕子多金鲫,烟外将雏有白鸥。

月出筝琶喧粉堞,风过帆席拂丹楼。芭蕉欲使遮城角,叶叶声寒不畏秋。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