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相思

清代· 屈大均

惨淡秋缸花易射。苦风入,从窗罅。悄难睡、无人棋共下。

一点雨、芭蕉打。两点雨、芭蕉打。

绕齐寒螀啼未罢。各自诉、断肠话。笑孤客、兰房长守寡。

一点泪、胭脂洒。两点泪、胭脂洒。

为九十有一岁黎门陈节母寿

清代· 屈大均

六十三年失故雄,吾家寿母亦相同。九旬又得春秋一,百岁长居燕喜中。

黄鹄贞良如鲁女,白华芳洁有孙嵩。天怜守义教难老,绀发垂芬入管彤。

送汪楷士还歙为其尊人七十寿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兄弟多才甚,君兼作奕秋。人无鸿鹄至,客有斧柯愁。

矫矫来三楚,翩翩过五侯。还家同老父,乐向橘中求。

奉题惠州王子千太守罗浮纪游诗后并以为赠

清代· 屈大均

惠阳贤太守,公暇事罗浮。再作袁宏疏,重开邓岱游。

干旄先白鹿,人吏后青牛。主客参双岳,仙灵至十洲。

麻姑披露冕,葛令拂云裘。五色禽时逐,三花树辄留。

折梅毛女涧,行药羽人丘。肘腋东西瀑,房栊大小楼。

烛龙鞭子夜,冰兔洗晴秋。水使三千击,峰将四百收。

蓬莱持一股,菡萏取双头。屃赑灵胡力,炉锤大造愁。

天心穷斧凿,地肺恣雕䤹。句出穿霞壁,篇惊倒雪流。

尽倾辞匠巧,竟绝壮夫谋。半月交吟啸,群贤迭倡酬。

体裁争拟谢,才藻总依刘。踞石棋盘设,攀萝磴道修。

平抛夸父杖,险用博台钩。雀跃鸿濛喜,熊经疾痛瘳。

烟岚生翼翅,洞府得咽喉。蝴蝶车轮驾,笼葱曲管抽。

粪香来巨鸟,酿酒有灵猴。宫阙芝华割,金银草汁投。

顿能餐养寿,不必树忘忧。冲举嫌偏早,流离恐未鸠。

经营劳牖户,疆理及河沟。广置舂香碓,全膏秀麦畴。

板徭资灌溉,畲客荷绸缪。犬吠宵沉柝,豚操岁满篝。

泉源长受福,碇石永蒙休。玉系三江带,珠悬十县旒。

搴帷还象岭,拄笏更龙湫。教养姑为郡,循良即拜侯。

礼加磨镜数,情向抱关优。饮御宾恒在,栖迟士必搜。

兰膏供夕诵,籼米佐晨羞。井灶齐婴待,钱刀义季求。

鹅城频下榻,鳄渚每停舟。枻响知渔父,琴歌识玉勾。

宫商千里应,清浊一时酬。麋鹿鸣芳杜,凫鹥媚碧萩。

甘能珍甘蔗,苦不弃??。卉木嵇含辨,虫鱼陆佃裒。

桄榔随蔽翳,翡翠任啁啾。扇绘多么凤,书驮或果骝。

无防终薏苡,有庆始麳麰。雉兔閒长网,桑麻废大蒐。

条风纷鼓舞,阴雨重和柔。憔悴民虽解,痌瘝已尚妯。

神明元至道,孝友亦嘉猷。化燕何烦鲍,知鱼最是周。

愿垂棠荫大,遥庇桂丛幽。梁化吾真羡,天私此一州。

黄泉

清代· 屈大均

黄泉沾洒泪纷纷,莞水榆林两细君。飞去无情双入月,归来有梦一行云。

西天香药神仙夺,南海珰珠娣姒分。幸有怀中孩笑物,稚魂相伴在孤坟。

刘参军贻予白石盘牙香用来韵奉答 其二 牙香

清代· 屈大均

生长众香林,薰衣乏水沉。得君为越客,相赠比南金。

待取铜垆器,还张绿绮琴。茅茨邀枉顾,兰臭话同心。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六

清代· 屈大均

天明已饭黄羊。笳声催上辞乡。泪落边因夕阳。蔚州煤好,春寒可代衣裳。

子贡手植楷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绕茔多异树,世世莫能名。一楷存梁柱,孤标出鲁城。

毚檀连翠色,五味接芳英。终古思堂侧,依依复女贞。

读杖人师武夷遗草因怀武夷虎啸洞诸胜

清代· 屈大均

我昔游五岳,身骑二茅龙。惊风忽然起东海,日月吹落金银宫。

愁将白发三千丈,归去朱明四百峰。朱明洞里多仙客,饵我云母颜光泽。

时偕玉女侍轩辕,不共安期干项籍。闻钟又复證无生,足踏空王顶上行。

冲霄一剑如秋水,彻夜双箫响太清。饮光尊者频招手,飘然遂至凤凰城。

尊者玉毫何宛转,手把芙蓉微笑展。可怜楼上相见时,玲珑秋月珠帘捲。

江南乱后草离离,回首青山隗我师。未将电足酬支遁,空对冰弦忆子期。

当时语我武夷好,九曲清溪流浩浩。接笋峰前多紫云,飞猿岭上饶芝草。

几度安禅在翠微,天花绕座鸟衔飞。茅户只今委苔藓,嗟予振策何时归。

空读遗书开玉箧,太山颓笑伤何及。姑射仙人不降生,茫茫天下皆臣妾。

苏门一啸如鸾音,散入天风不可寻。凭谁寄与武夷客,会取高山流水心。

和刘六茹登华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天边双华郁嵯峨,万仞丹梯挂女萝。太乙池中浮皎月,仙人掌上泻黄河。

心悲角里芝华少,泪洒宗周麦秀多。席捲三秦非此日,留侯画策已蹉跎。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六

清代· 屈大均

金吾旧有四花园,东在青溪故址存。不到太平歌舞地,从何沾洒列朝恩。

题陈献孟城南新居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小南城畔石堂开,草满徒无牧马来。夜哺自怜乌有母,朝飞人叹雉无媒。

竹竿多植贪苞笋,花蒂频留待结梅。居士近耽禅寂甚,蒲团一一在琴台。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